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伶仃洋上将“漂”起一座特大悬索桥

2018-08-06 15:41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这是一座完全漂浮在海上的特大悬索桥。两边的锚索从海里伸出,共三跨全飘浮体系,主跨1.666公里,桥上八车道,可满足时速100公里的汽车满负荷行驶。8月5日,在位于深圳的深

这是一座完全漂浮在海上的特大悬索桥。两边的锚索从海里伸出,共三跨全飘浮体系,主跨1.666公里,桥上八车道,可满足时速100公里的汽车满负荷行驶。

8月5日,在位于深圳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了沙盘上的“深中通道”模型,而这座完全漂浮在海上的特大悬索桥,则是深中通道项目中的伶仃洋大桥。

正在建设的深圳至中山通道,起自深圳机场南侧,向西跨粤港澳海湾在中山市马鞍岛登陆,是继港珠澳大桥后,又一个集“隧、岛、桥、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工程。

“工程方案为东隧西桥,其中海底隧道全长6.845公里,全部采用沉管,沉管长5.035公里;桥梁工程全长17.129公里。”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程师宋神友说。

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5日,东人工岛工程钢壳管节试验段开始制造,目前正推进智能制造生产线改造、升级工作。

作为又一个超级大工程,与港珠澳大桥毗邻,深中通道为什么要设计成东隧西桥方案?将突破哪些工程技术?

“深中通道所处地理位置独特,建设涉及通航、航空限高、水利防洪、环保等诸多行业,建设条件异常复杂。”宋神友说,深中通道工程方案论证长达八年,共完成60余项建设条件、关键技术、设计参数等专题研究工作,从工程安全、海洋环境、工期和造价等方面综合比选,最终推荐了东隧西桥方案。

深中通道工程由人工岛和桥隧组成。由东向西,依次设置了东人工岛、机场枢纽互通立交、海底隧道、西人工岛,以及伶仃泄洪区非通航孔桥、伶仃洋大桥等七座大桥及引桥,桥型涵盖斜拉、悬索、孔桥、钢珩梁以及横门互通立交。宋神友介绍说,经全球招标,丹麦COWI公司提交的设计方案,其平衡和谐的理念和简洁大气的造型,成为深中通道项目设计的基础参考方案。

设计文件显示,2017年6月28日,深中通道项目初步设计获得交通运输部批复,设计时速100公里、双向8车道,桥梁宽度40.5米,隧道建筑限界净宽2×18.0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设计使用寿命100年。

业界普遍认为,深中通道建设难度不亚于港珠澳大桥工程,有几个特高难度的分解项目甚至超过后者。

“项目起自深圳机场南侧,要限高;穿越7条航道,跨(穿)越航道的桥梁桥面超高、隧道深埋;海底隧道是世界首例双向8车道沉管隧道。” 谈到项目面临的一系列高难技术,宋神友说,完全漂浮在海中的伶仃洋大桥难度空前。大桥是全离岸结构,两个锚碇位于海中,国内外罕有类似案例供参考,因此设计施工经验不足,桥梁建设面临挑战。

伶仃洋大桥地处珠江口开阔水域,是强台风频繁区。“大桥设计为超大跨径三跨吊全飘浮体系悬索桥,桥梁结构柔、阻尼比小,同时桥面超高,主梁的颤振检验风速高达83.7m/s,桥梁的抗风问题突出。”宋神友认为。

桥轻且高,风大,荷载重。这座完全漂在海上的特大悬索桥,将如何从海中浮出?技术攻关进展如何?宋神友透露,围绕项目技术特点和难点,管理中心从结构理论、设计方法、技术标准、材料、施工工艺、智能制造、装备、检测方法等各方面组织开展20余项专题研究工作,形成了项目专用的技术标准体系,为项目在较短的周期内完成施工图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中通道是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确定实施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国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建成后将是直连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唯一公路通道。(记者 矫阳)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