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保险之窗 行业要闻

上半年人身险公司近半亏损 三家偿付能力“亮红灯”

2018-08-02 17:4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伴随着2018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净利润等备受市场关注的数据一一浮出水面。

⊙陈婷婷 黄紫豪 ○编辑 陈羽

伴随着2018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出炉,上半年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净利润等备受市场关注的数据一一浮出水面。

上证报昨日梳理发现,在已公布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60家人身险公司中,经营情况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有接近半数中小人身险公司净利润处于亏损的局面。而从偿付能力来看,中法人寿、新光海航人寿、吉祥人寿二季度的偿付能力“亮红灯”。另有多家险企触及监管红线,部分人身险公司短期甚至中期仍然存在流动性压力。

多家险企偿付能力“贴地而行”

作为风险防范的“牛鼻子”,偿付能力充足率是近年来保险监管的核查重点。作为负债型行业,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形同于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代表了保险机构对负债的最后偿还能力。

从已披露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3家险企二季度偿付能力“亮红灯”,低于监管规定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应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应不低于100%”的红线。

报告显示,中法人寿、新光海航人寿的上述指标均出现负值。吉祥人寿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虽为75.58%,但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82.73%的数值仍低于监管规定。

此外,另有多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进入了此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到的重点核查线。上述文件规定,将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等偿付能力风险较大的保险公司列入重点核查对象。

此外,从已披露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今年上半年,60家险企中,有27家险企净利润亏损。

梳理亏损排名靠前的险企不难发现,多数险企都曾依靠资产驱动负债模式“成就”惊人业绩。在监管整顿、“保险姓保”的背景下,规模带动投资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这也造成了部分保障程度较弱的险企,受一系列人身险产品新规的影响,逐渐被“保障型”险企拉开了差距。

个别险企现金流告负

面对满期给付和退保高峰期,前期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大的人身险公司面临规模下滑带来的巨大给付压力,短期内现金流承压问题逐渐暴露。

梳理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可以发现,20家险企二季度存在现金流净流出的情况。净现金流一般由3个细分指标构成:业务现金流、资产现金流、筹资现金流。

有保险公司财务负责人分析,业务现金流告负表明主营业务已显疲态,保费收入减少或退保支出增加,业务结构同时面临调整的压力;而资产现金流告负可能是险企在该阶段有大额投资行为;筹资现金流为负,则代表着时点性的融资能力降低。

汇丰人寿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二季度净现金流为-1.98亿元。该公司解释,主要由于在二季度新购入了较多投资资产,导致投资净现金流出高于业务净现金流入。

如何缓解现金流压力?中法人寿在公告中称,为应对流动性危机,公司努力协调股东借款,已采取管理层降薪,削减非必要支出等多项应急措施暂缓风险暴露,日常运营均靠股东借款维持,并表示后续将持续全力推动增资扩股工作。

还有保险公司负责人支招:除了股东增资、发债外,短期来看,可以通过“瘦身”来化解险企的现金流风险。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上海证券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