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财经新闻 国际财经

设立产融结合防火墙 央企金融业务料进入调整期

2018-07-27 17:44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随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推进,有着数万亿规模的央企金融业务可能迎来调整。

随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推进,有着数万亿规模的央企金融业务可能迎来调整。近期,多部门打出防范金控风险组合拳,华能等多家央企部署防范金融风险。专家认为,防止资金空转和脱实向虚,成为央企开展金融业务的底线,近期一系列监管新政在产融结合之间设立了防火墙,央企金融业务的收缩重组或成为下一步焦点。未来,央企要围绕主业规范开展金融业务,已有业务将向更专业化方向发展,与主营业务应形成有效支撑;与主业发展无关的央企金融业务或通过多种形式重组,盲目追求全牌照或将受限。

“涉金热”风险渐显

近年来,央企在产融结合的大背景下,加快了进军金融业的步伐。

数据显示,超三分之二的央企布局金融业务,近70家央企拥有各类金融子公司超150多家,目前已具规模的央企金控公司如中油资本、五矿资本、中航资本、华能资本、国网资本、华电资本、中广核资本等。而电力系统在金融业务的布局最为积极。

对于央企金融业务下一步的发展,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将立足集团和主业发展,规范开展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以融促产,更好地服务主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建立多层次风险管控体系,避免发生重大金融风险。

“央企投资金融业务的风险正在缓慢释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表示,越来越多的央企介入金融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易导致脱离和拖累央企主业;二是国企本身就享受金融特殊优惠政策,追求金融全牌照不利于整个金融业的公平市场竞争。目前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不仅是金融风险,而是实体经济没有竞争力,很多央企做金融主要是为了扩大规模,并没有专业优势,央企应回归主业,着力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发展金融业务是助推央企主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部分央企热衷金融业务,有些央企已形成主业、房地产、金融各占三分之一的局面,脱实向虚现象明显。”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金融企业作为资金支持的平台,其自身是通过资金服务功能获利;而实体企业是通过资金、资产、资源的转变而创造价值。只有实体企业的获利水平高于金融企业,才能激发实体企业提升获利空间,才会有利于企业脱虚就实,伴随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要求,对金控平台的发展收紧监管乃大势所趋。

监管升级

避免央企金融业务脱实向虚,监管层正在打出组合拳。

国资委年中会议提出,严控金融业务,建立金融业务投资企业负面清单。主业整体亏损、资产负债率较高、现有金融业务风险较大或服务主业作用不明显的企业,严禁新增金融业务投资。优化整合存量,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推动中央企业金融业务优化重组,规范有序推进产融结合。

近日发布的《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规范产融结合,按照金融行业准入条件,严格限制和规范非金融企业投资参股国有金融企业,参股资金必须使用自有资金。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对产业资本投资金融机构提出了具体的监管政策。

有报道称,央行正牵头开展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试点。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等五家机构将作为金控集团监管首批试点。央行将适时出台有关产融结合和企业金融控股的管理办法,国资委也有望出台专门针对央企金融控股的管理办法。

从央企年中工作会议来看,多家央企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点。

华能集团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系统性排查金融风险状况,分析金融风险结构,发现风险易发点和管理薄弱点,完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从而实现金融产业稳健经营,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金融产业价值,最终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国家能源集团表示,集团公司金融板块拥有银行、财务公司、财产保险、人寿保险、融资租赁等多块牌照,目前面临着规模效应尚未形成、治理结构亟待规范、优秀金融人才不足等问题,必须认真解决。做好产业金融风险的防控,根子在实体产业经营风险的防控。要把服务集团主业、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维护资金整体安全和优化作为产业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金融业务重组将成焦点

“按照国资委年中会议的精神及近日公布的《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可以说在产融结合之间设立了一道防火墙。”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认为,防控央企更多布局金融业务与当前防范金融风险是一脉相承的,未来国有金融企业不能控股非金融企业,比如在债转股中金融企业不能有实际控制权,从而防止财务投资者干涉实体企业运营;实体企业则要以发展主业为主,严格限制和规范实体企业投资参股国有金融企业,限制新增业务。从方向来看,未来央企并不是不发展金融业务,而是更好提高金融为产业服务的能力,把现有的金融业务做好,而一味追求全牌照以及盲新增金融业务规模将受到限制。

李锦认为,一系列的政策为央企发展金融业务套了一个紧箍咒,将促进央企将回归实体经济,促使部分实体经济的金融资本转化到产业和股市中来,同时,下半年不排除央企中与实体经济无关的金融板块可能会划拨,与其他金融企业重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认为,未来央企金融业务将进入调整收缩期,央企金融业务的重组将是下一步的焦点。已有业务将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与央企主营业务应形成有效支撑;与主业不相关的金融业务,或通过接管,合并,建立新的平台等方式集中管理。同时,要制定金融业务投资企业负面清单,要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并购,要与产业链条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相符合。此外,应减少政府补贴,向管资本转变,加大混改等改革的力度,真正让央企脱虚向实,做大做强主业,提高竞争力。(刘丽靓)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中国证券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