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引领 贵州构建天文科研矩阵
摘要:原标题:FAST引领 贵州构建天文科研矩阵24日,来自贵州省科技厅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FAST已发现44颗脉冲星,其中18颗获得国际认证。随着19波束L波段馈源接收机的投入使用
原标题:FAST引领 贵州构建天文科研矩阵
24日,来自贵州省科技厅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FAST已发现44颗脉冲星,其中18颗获得国际认证。随着19波束L波段馈源接收机的投入使用,以FAST为引领,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天文台·贵州大学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有机融合,构建起了贵州天文科研矩阵,进一步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射电天文领域产生新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助推中国射电天文研究跨越式发展。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调试,FAST已实现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调试进展超过国际同类大型望远镜,成为世界级的“观天利器”。目前,FAST已完成升级,用上了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的19波束L波段馈源接收机,由于巡天速度提高了五至六倍,预计将收获更多的科学观测数据。今后,19波束接收机每年将产生约20个PB的超级数据,未来十年产生的数据量将达到200PB。为满足其存储和超算能力,贵州正在对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进行扩容,并将启动建设贵安新区科学数据中心。
截至目前,FAST已发现了44颗脉冲星和54颗侯选体。特别是通过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费米伽马射线卫星合作,FAST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周期5.19毫秒)并获得国际认证,这是中美科学装置首次在地面和太空、射电与高能波段合作完成的天文学发现,也是FAST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19波束L波段接收机投用后,FAST将会获得射电源更精确的定位图像,发现更多的脉冲星,并能观测宇宙中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中性氢1.4GHz谱线,以更好地探索宇宙历史,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对于FAST的卓越表现,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功不可没。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主要开展天文数据存储、共享,并行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科研工作,对实时传送的FAST海量数据进行存贮、计算和筛查,为FAST数据管理、数据综合分析与应用提供重要保障。在脉冲星搜索计算和人工智能识别等方面,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准。其中,针对单台服务器单个文件,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在计算能力上提速近百倍。面对海量的图片和数据,FAST早期数据中心还创新性地开发了智能数据库,可以通过条件检索出天文学家想查找的脉冲星计算结果图型,此项技术为国际首创。FAST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就是由该系统计算协助发现,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在相同位置三次观测均未成功。
依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面向国际天文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致力于低频射电天文研究与技术方法发展,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在探索科研与技术有机结合新模式的同时,与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天文台·贵州大学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等构成了贵州天文科研矩阵,使得贵州省初步形成了以FAST为引领的天文科研体系。(记者 何星辉)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