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长假 提前买课本有必要吗?
摘要: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王瑞昌(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暑假前半个月,不少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买下学期的课本,让孩子提前预习,甚至有些地方,因家长抢购,导致书店课本供
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
王瑞昌(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暑假前半个月,不少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买下学期的课本,让孩子提前预习,甚至有些地方,因家长抢购,导致书店课本供不应求。
其实,让孩子在假期提前预习未来的课程,甚至找高年级的课本提前学习,这并非新现象,类似的事情一直就有,但也一直争议重重,这样做真的有必要吗?
正方
暑假漫长
预习不算是坏事
暑假是一年中最长的假期,也是学习经历中重要的阶段,承上启下,总结上一学年学习,并为下一学年的学习做准备的阶段。
暑假应该做些什么?恐怕很难有一个比较固定的认识,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的孩子,做的事情可能不一样。但仍有一些普遍的规律可循,比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发展一下个人兴趣,做一些平时上学时没时间做的事情等,这些都没问题。
那么,暑假应不应该学习呢?当然应该,暑假很长,即便是为了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也应该保留一定的学习时间,完全不学习,去玩儿,这当然不行,尤其是中小学生,毕竟还处在学习的重要阶段,而且自控能力不足,整个暑假都不学习,到开学时,想要收心就很难。而且过去一年学的东西可能忘了,想要跟上新的学习进度就更困难。
因此,即便是暑假,也不能完全不学习,每天留出几个小时来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说预习下一学期、下一学年的课程,这也不是新现象,一直就有,过去的时间里,很多家长也都会给孩子找下一年的课本,让他们对未来的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做好不好?应不应该?其实是一件不好判断的事情,如果说报一个班,把下一学期的课程集中学习一遍,这当然没必要,甚至还可能会有反效果,导致孩子以后在课堂上正是学习的时候,很难专心,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了,不必再学,导致学习效果不好。但如果仅仅是了解、熟悉一下,就不能说完全没好处。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事情,学习也同样如此。如果说自己在家不需要自学,完全靠老师教,这显然不现实。老师有老师不可替代的责任,他不是单纯的课本内容传输者,他有教学大纲,有自身的拓展等,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但同时,现在的教育,更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启发,老师教学时,并不会细致到把课本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讲透,因此,学生在家里的自学,非常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未来的课程稍作预习和了解,显然也是有一定必要的。事实上,即便在教学中,老师也会要求学生对下一节课的课程加以预习,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不仅是中小学生,即便是大学生,提前预习一下未来的课程,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断这个过程,甚至长时间的中断,未必是好事。
当然,可能也有人觉得,既然是假期,就应该发展孩子学习之外的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说当然没错,但一方面,全面发展,并不排斥知识的学习,缺少了知识的学习,本身也就不再全面。另一方面,现实的教育中,大多数家长都有对孩子学习的焦虑,希望孩子学得更好,这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而且,当前我们仍旧很难找到缓解家长焦虑的办法。
所以,是不是要在暑假预习下一学习的课程,这是可以探讨的,提前学习,有利有弊。暑假去做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去运动,参加各种活动,也有必要。但也应该了解家长真实的想法,想办法缓解家长的焦虑,让孩子过一个快乐的暑假的同时,不要中断了自身的学习进程。
反方
别把暑假
变成另一个课堂
一般来说,主动学习、提前预习都是学习中的常规动作,老师也会要求学生这么做。那么在假期预习,也不是不可以,但不可过头,假期就是假期,不能把假期变成另外一个课堂,甚至更沉重的课堂。
预习的目的,是在老师讲课时能跟得上、听得懂,预习是课堂的补充,而不是课堂的替代品。但问题是,父母在暑假让孩子学习下一学期的课程,显然不是普通的预习那么简单,不可否认,肯定有一些父母,是为了孩子下学期在学习上占个先手,取得更好的成绩,这就太功利了。
功利化的教育必然有弊端。弊端之一,就是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课程,哪个年级学哪些内容,都是无数教育家研究青少年成长规律、研究教育规律,而后进行科学的设计的,固然会有个别的孩子天赋出众,可以提前学习,但普遍来说,跟着教育的设计走,就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提前学一遍,既浪费时间,也违背了教育规律。
弊端之二,是不利于孩子全面成长。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养分,课堂上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只有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人文教育、自然教育等。假期就是孩子接触那些平时学校里接触不到的东西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大自然,了解一点儿人文历史,培养一下兴趣爱好,这些都是成长中必不可缺的,也是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如果假期不学这些,反而继续学课堂上的知识,无非就是把假期变成了另一个课堂,这样做,假期还有什么意义呢?就好像考完试接着就开始下一学期,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那么,假期应该怎么过呢?我个人的看法,至少应该做四件事。第一是学习,假期完全不学习当然也不行,但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可,无需再加分量。事实上,各科老师一般都会布置假期作业,足够学生保持学习的连贯性。
第二是发展其他爱好,做手工、学点儿自己喜欢的才艺、旅游、读一读感兴趣的课外书,都可以。
第三,接近大自然。接近自然是最好的学习,大自然有无数神奇的东西,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也能够为孩子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实上,许多人文艺术、乃至科学创造的灵感,都来自于大自然。事实上,大量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都是以大自然中常见的事物为素材,多亲近自然,孩子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提升。科学创造也是如此。小时候接触自然的这些经历,可能不会立刻转化成某种成果,但在未来的成长中,终将成为他人生的积累,成为创造的素材,如果一个孩子只有课本上的知识,他的人生又该何其苍白和贫乏?他会成为一个艺术家吗?会成为一个科学家吗?很难。
第四,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小孩子都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大人带他多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参观一下人文历史景观,拜访亲友,听听音乐会等,孩子的价值观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成长是丰富多彩的,不只有一种颜色,而假期,就是孩子给自己人生画布上,填满色彩的最好时候,不要把假期变成另一个课堂,那样只会得不偿失。
主持人说
像孩子一样游戏
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中国在1992年批准加入该《公约》。《公约》将儿童界定为“18岁以下的任何人”,同时规定了儿童的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娱乐权、休息权、参与权等数十种权利。
这其中,有两个权利常常被误解。一个是参与权,所谓参与权,是“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适当的看待”。
所以,不是参与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就是参与权,而是孩子有权利对自己的事务发表意见。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下,许多人习惯了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却忘了,孩子的人生是属于他自己的,当他们有主见的时候,尊重他们,才是最好的教育。
另一个是休息娱乐的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应有时间休息和游戏,有同等的机会参加文化和艺术活动”。在今天,休息的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怎样休息和游戏呢?早有调查显示,“儿童休闲以上网、看电视等为主,喜欢的电视节目偏向成人化”。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不同于成年人的有思想、有自我的个体,让孩子像孩子一样游戏,在今天,真的那么难吗?本版主持 周怀宗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北京晨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