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医界快讯

平舆“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新模式调查

2018-07-23 08:27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清除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平舆“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新模式调查□晚报记者 郭建光 文/图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中心

 清除脱贫路上的“拦路虎”

——平舆“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新模式调查

□晚报记者 郭建光 文/

qif18072631.jpg

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中心,医生正通过互联网与乡卫生院医生联动,为患者远程诊治,极大方便了农村患者。

因病、因残致贫是脱贫攻坚最大的“拦路虎”。为推进健康扶贫,破解因病因残致贫难题,2016年以来,平舆县把健康扶贫和分级诊疗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新模式。

7月12日,国家卫健委扶贫办处长曾云光带领国家卫健委调研组来到平舆县,就“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曾云光一行来到平舆县人民医院“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中心,仔细查看了“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平台运行、分级会诊流程、数据库建设、档案资料以及“一个平台、六项机制”的建设情况,深入了解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扶贫模式,围绕分级诊疗运行特点、“1+3”签约模式、医生定期巡诊制度,对这一扶贫新模式予以肯定。

看得见的实惠

平舆县人民医院三楼的“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中心大厅内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患者的诊疗单据。这是一个长年被恶性肿瘤缠身的72岁老人的就诊单据,每一次治疗,都会给这位年迈老人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平舆县人民医院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薛平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范志安是平舆县李屯乡大郭村人,因治疗恶性肿瘤于去年底入院,5天后出院,总费用是4096.62元。因范志安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除去各种补偿及报销外,范志安实际只支付了161.48元钱。

在实行“互联网+分级诊疗”之前,没有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报销比例的情况下,范志安需要支付多少费用呢?

薛平阳告诉记者,此前患者只能报销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之后,范志安需要实际支付1202.72元。用1202.72元减去161.48元,范志安在新政策实施后可以比之前少付1041.24元。

这是“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新模式带给患者的实惠。

在距离平舆县城15公里之外的阳城镇卫生院,该镇洪山庙村68岁的村民田小增正躺在床上输液。平时,她连走路都很困难。

田小增是2017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因冠心病、重感冒住院。她的儿子与儿媳离了婚,目前她与儿子、孙子一起生活。

“原来犯病时就在村卫生室输液,实在不行就躺在床上熬。我没想到有一天能住这么好的医院,并且随时可以来看病。”田小增说。

打通“最后一公里”

7月18日上午11时10分,在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服务中心内,一个超大屏幕上显示着一张CT片,穿白大褂的医生崔光威、冯广辉正通过视频与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互动,患者通过视频向县人民医院的医生讲述自己的病情。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万冢乡卫生院医生闫军卫发起的远程诊疗的画面。

“患者有胃病史,因脑梗塞导致左侧肢体瘫痪,已经拍了CT。你看看片子。”闫军卫与崔光威在网上交流。

“现在感觉怎么样?”在得知卫生院医生已经给患者用了药后,崔光威提醒闫军卫,“你可以用氟伐他汀代替辛伐他汀,这个药好一些。注意观察、随时联系。”

当天下午,阳城镇卫生院门诊大楼一楼,在“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阳城服务站内,卫生院院长任占启正通过视频与县医院的医生会诊。“我们医院肩负着附近几个乡镇群众的就医任务,要不是采取网上诊疗,我的一个病人恐怕早就不行了。”任占启说。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县级医院、乡级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自上而下设立了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在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建立了生化、心电、影像等三大检查检验中心,为县、乡、村三级巡诊医生建立了手机APP巡诊服务系统,从而搭建起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其他3家县级医院和19家乡级卫生院为支点、224个村级卫生室为网底的“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平台,把优质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村室,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平舆模式”值得借鉴

平舆县现有贫困户14517户,其中因病致贫8418户,因残致贫2890户。为破解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难题,2016年以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健康扶贫模式。平舆首开先河,为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医疗救助开辟一条路。

平舆县紧紧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的目标,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探索建立“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新模式,实施“4321”医疗救助政策体系,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了坚实保障,受到国务院扶贫办、中残联的高度评价。

所谓“4321”医疗救助政策体系,就是以“四免、三提高、两兜底、一补偿”为基本内容的医疗救助政策体系,构筑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医疗救助“四重医疗保障网”。“四免”,即由县财政出资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费,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免去住院补偿起付线,免收住院押金。“三提高”,即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治疗、住院治疗、慢性病患者门诊治疗的报销比例均提高5%。“两兜底”,即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定点救治,在落实各项政策补偿后,剩余部分由县财政兜底。对45种常见大病患者,在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后,其余合理费用由县财政兜底。“一补偿”,即对45种常见大病患者以外的住院大病患者,在全面兑现落实各项补偿政策后,剩余合理费用再追加20%的补偿。目前,县内贫困患者住院治疗报销比例平均达到90%。

2017年以来,借助服务平台,该县医疗机构共为全县贫困患者会诊8177人次,累计开展巡诊68.97万人次,发放健康保健小药箱2万个;医疗救助政策惠及贫困人口7.8万人次,财政补偿1129.8万元。

为4.89万人提供上门服务

凡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患者,分别和县乡村的3个医生签约,由3个医生定期前去上门问诊。这就是“1+3”签约协议的由来,县乡村三级医生分别按病种、区域和家庭签约到人,为签约对象提供体检访视、疾病预防、康复保健、咨询指导等服务,引导贫困患者科学有序就医。目前,已签约发卡4.89万人。

如今,由332名县级医疗技术专家组成的47个专家组、由127名乡级医生组成的基层诊疗队伍和由708名村医组成的线下服务队伍为“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新模式提供了保障。

该县为每名贫困患者发放健康扶贫帮扶电子卡,持卡人就医时,只需刷一下卡,电脑上即显示出个人信息,既方便患者就医、结算,也核准了持卡人的身份。

村医每月上门巡诊两次,乡级医生每月按区域巡诊一次,县级专家团队分病种每半年巡诊一次。为确保巡诊成效,平舆县投入221万元,为县级巡诊医生配备了10台便携式彩超、10台心电图机,为村医巡诊配备了电动车、便携式药箱,并对医生巡诊进行奖补。2017年以来,开展巡诊46.37万人次,发放巡诊奖补111.2万元。

如今,平舆县探索出来的扶贫新模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学习者络绎不绝。下一步,还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社会专业力量,建立互联网+分级诊疗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贫困人口。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