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养出美丽农村路
摘要:——记泌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女子养护队记者 张 勇 通讯员 李 莉 在泌阳县农村公路上,活跃着一支由49名女子组成的养护队,她们中年龄最大的49岁,年龄最小的20多
——记泌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女子养护队
记者 张 勇 通讯员 李 莉
在泌阳县农村公路上,活跃着一支由49名女子组成的养护队,她们中年龄最大的49岁,年龄最小的20多岁,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男同志差。自女子养护队成立以来,主要承担泌阳县二王路、王泌路、古赊路、赊陈路、高老路共68.3公里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以前农村公路路面不好,每当汽车经过,灰尘飞扬。现在公路修好了,经常有人打扫,看着干净,走着顺畅,心里舒服多了。”过往村民感慨地说。自去年以来,为确保养护路段达到“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标准,泌阳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女子养护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分配养护任务时,抢在前面。对负责的路段进行全年综合性养护,并把任务分解到人。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对于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农村公路路容整洁和通行安全,她们及时清扫路面、整理路肩边坡、疏通边沟和涵洞、维修养护设施等,汛期清理塌方水毁,冬季处理积雪落叶,随时准备应急抢险,日夜保障管养路段畅通。用脏与累、辛苦与汗水为沿线群众和过往车辆营造安全畅通、整洁舒适的公路环境。
雨天别人都往家里赶,养护工却要披挂上阵往外冲。6月上旬,泌阳县持续降雨,养护路段容易发生塌方、路肩冲垮。女子养护队队长刘宁带着大家随时准备投入抢险,利用市农村公路综合信息服务云平台,把路况巡查情况、险情及时上报。人累得直不起腰,手上满是血泡,雨水、汗水浸透衣服,别说休息连饭都顾不上吃。渴了喝几口凉水,饿了啃几口干粮,没有人喊苦叫累。有人问刘宁:“你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公路,值吗?”刘宁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尽最大努力干好。看到农村道路畅通无阻,我心里特别高兴。对于家庭,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好母亲、好妻子、好女儿,但我要做一名称职的养护工!”
每年养护生产大忙季节,她们都主动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披星戴月,不辞辛苦地工作着。30多岁的李媛媛大女儿5岁,小女儿2岁,丈夫侯举也是一名养护工,平时工作也很忙。为了照顾家,她每天早上5时起床,一边做饭、一边洗衣,然后叫醒孩子,给她们洗脸、喂饭,等做完这一切后,再赶到分包的路段工作。养护工郭美芝,在队里是一位老先进。工作中,她勇挑重担、精益求精,工作任务量大和时间要求紧时,她还动员丈夫和孩子一同上路帮忙。在她的感染下,现在女子养护队分包的路段上经常出现全家齐上阵的场景。女子养护队情系公路、全家出动的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
出生在泌阳县的钟原,20多岁,自小就被爸爸、妈妈宠着疼着,加入养护队后和其他队员一样,天天背着打草机和几十斤重的打药桶在公路边清除杂草。多少次,她想打退堂鼓,但在队长刘宁和大家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经过几年的风雨洗礼和人生磨炼,钟原成为了一名熟练的养护工,业务上一点不比老同志差。
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2017年底,女子养护队管养路段在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考评验收中全部被评为优等路,为泌阳县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作出了贡献。目前,她们正在对这些路段精心养护,积极争创省级“美丽农村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泌阳县农村公路女子养护队被市委宣传部授予“感动天中十大三农新闻人物”称号,被市总工会、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授予“技术创新先进班组”称号,被泌阳县交通运输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