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健康养生

长期大量吃药易伤肝

2018-06-29 16:03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健康之道·细说肝病⑥)长期大量吃药易伤肝段维佳 很多种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都有可能导致肝损害。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最好办法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避免盲

(健康之道·细说肝病⑥)

长期大量吃药易伤肝

段维佳

 很多种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都有可能导致肝损害。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最好办法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避免盲目信赖、过分依赖保健品和营养品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进入体内的绝大部分物质,包括各种药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都要在肝脏中进行加工处理,其负担很重,容易受到伤害。长期大量服用药品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即解热镇痛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等西药,也包括传统中草药、天然药、保健品及膳食补充剂。

药物性肝损害分两种类型。一种叫固有型肝损害,这种肝损害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患者若大剂量服用,几乎都会出现损伤。目前这种类型的药物性肝损害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而且比较容易预防或发现。另一种叫特异质型肝损害,这种肝损伤与药物剂量无关,与个体差异有关。简单地说,就是大部分人吃了药物不会发生肝损害,只有少数人会发生肝损害。这种肝损害类型是临床上最常见到的,比较难预料,因为药物说明书上提到的肝毒性也只在少数人身上发生,而且说明书未提到肝毒性的也不一定不发生,因为是否发生肝损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差异。

哪些人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

1.儿童和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不同类别药物的易感性不同。例如,丙戊酸钠易引起婴幼儿及儿童肝损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丙硫氧嘧啶更易对儿童造成严重甚至致命的肝损伤;而有些药物如异烟肼、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更易对老年人造成肝损伤。

2.女性。女性更容易发生米诺环素、甲基巴等药物所致的肝损害。

3.糖尿病患者。一些特定的药物如甲氨蝶呤、抗结核药物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肝损伤的危险性增加。

4.饮酒者。酗酒会导致乙酰氨基酚、甲氨蝶呤、异烟肼等药物发生肝损伤的风险增加。

5.服用多种药物者。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肝损害的危险性增加。

有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仅在验血时发现肝脏生化指标异常。有的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等轻微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全身皮肤发黄,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色;更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腹水、昏迷等肝功能衰竭状况。值得注意的是,从开始用药到出现药物性肝损害之间的间隔(潜伏期)差异很大,可短至数天,一般数周,但有的长达一年。

大多数患者为急性肝损害,在3个月内恢复正常。部分患者表现为慢性肝损害,肝功能在停药3个月到3年内恢复。少数患者病情迁延,可能会出现胆管消失、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等。还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肝移植,否则会导致死亡。

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及时停用疑似导致肝损伤药物后,约95%患者可自行改善甚至痊愈。对于转氨酶明显升高5倍以上而且伴有黄疸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应用降酶、退黄药物。对出现肝性脑病和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肝功能衰竭患者,可考虑肝移植。

总之,很多种药物(包括化学药、生物药及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都有可能导致肝损害。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最好办法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用药,避免盲目信赖、过分依赖保健品和营养品。一旦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最重要的是及时停用可疑药物,而且最好不要再服用该药物。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治医师)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29日 19 版)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