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首次人工环境下自然产卵成活的新疆北鲵被放归

2018-06-25 11:15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萌萌的大眼睛,淘气的小眼神,见到人来,不停地用它那新长出来的粉嫩嫩的前肢,像是在奋力向上划水,又像是在亲切地和大家打招呼。这些出生在人工环境下、被称为“北鲵

萌萌的大眼睛,淘气的小眼神,见到人来,不停地用它那新长出来的粉嫩嫩的前肢,像是在奋力向上划水,又像是在亲切地和大家打招呼。

这些出生在人工环境下、被称为“北鲵”的39条小家伙,6月22日搬到大自然的新家。

新疆北鲵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纪晓伟说:“39粒卵全部孵化成为小北鲵,孵化率100%,目前长势良好,小北鲵已经长到黄豆芽一般大小了。今天,我们把首次人工环境下自然产卵成活的39条小北鲵放归自然栖息地。”

新疆北鲵,俗名娃娃鱼,是目前新疆唯一现存的有尾两栖动物,也是距今3.5亿年的孑遗物种,被称为珍贵的“活化石”,在脊椎动物系统演化的研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

新疆北鲵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研究小鲵科分类,系统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新疆北鲵是我国生物宝库中珍贵的物种资源。1998年,新疆北鲵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为“极危”,成为中国珍贵的种质资源,已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行列。

因抵御自然环境变化能力较差、自身遗传多样性水平低等原因,目前新疆北鲵野外种群数量仅存3000尾左右,分布在新疆温泉县海拔2100米至3200米的高山湖泊、山间小溪和沼泽湿地环境。5月22日,一条新疆北鲵在温泉县新疆北鲵科研宣教中心自然产卵,产卵数为两个胶囊共39粒。这是国家“极危”物种新疆北鲵首次在人工环境下自然产卵。(周渊 朱彤)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