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相关疗法潜在分子靶点出现
摘要: 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发现,大脑中的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可能驱动着睡眠欲望。该研究揭示了睡眠需求的分子基础,强调了与睡眠有
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发现,大脑中的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可能驱动着睡眠欲望。该研究揭示了睡眠需求的分子基础,强调了与睡眠有关的疗法的潜在分子靶点。同时,也让人们距离揭开睡眠的奥秘又近了一步。
昼夜节律可以使我们感知到地球自转所引发环境的改变,确保了我们的睡眠,但这一点并不能解释人类为何需要睡眠。理论认为,睡眠可以调节神经元的连接强度。果蝇实验曾显示,睡眠对其神经元活动有密切关系,睡眠被长时间剥夺的果蝇,其细胞对重复刺激的响应能力一致降低。但是,这种睡眠需求的分子基础仍然不为人知。而且,尽管果蝇和哺乳动物有共同的基础睡眠特征,这一点仍然没有在哺乳动物身上得到验证。
科学家此前认为,在哺乳动物中,所谓的“睡眠—觉醒”周期,应由一种平衡睡眠需求和实际睡眠时间的体内平衡机制驱动。鉴于此,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研究团队,分析了睡眠剥夺和嗜睡(Sleepy)突变小鼠模型的脑蛋白磷酸化水平。研究中他们发现,总体磷酸化水平与睡眠需求相关。睡眠降低磷酸化水平,而长时间觉醒导致过度磷酸化和高睡眠需求。
研究团队鉴定了80个蛋白(主要为突触蛋白),其磷酸化状态根据睡眠需要而发生改变。研究人员表示,这很引人深思,因为突触可塑性也与睡眠有关。根据突触平衡假说,睡眠使突触有机会从其日常活动中恢复过来,维持平衡状态。因此,突触蛋白的磷酸化可能是维持突触平衡和“睡眠—觉醒”平衡的关键。(张梦然)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