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人工智能养猪种菜:听着“魔幻”,前景广阔

2018-06-12 16:0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人工智能完整记录一头生猪一生的运动轨迹,没跑完200公里不许出栏;实时识别小猪进食情况、叫声,以便判断其健康程度……听起来“魔幻”的人工智能养猪

人工智能完整记录一头生猪一生的运动轨迹,没跑完200公里不许出栏;实时识别小猪进食情况、叫声,以便判断其健康程度……听起来“魔幻”的人工智能养猪,已经在我国部分养殖公司试用。

“我们和四川特驱集团合作的智能养猪方案,每头母猪每年可以多生三头小仔,死亡率同步降低3%。”7日,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上海说,这得益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为每一头生猪建立了档案。

据介绍,应用了智能技术和全天候的感知系统后,包括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况等“猪数据”都会被完整记录,并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同时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可通过猪的体温、咳嗽、叫声等判断猪是否患病,预警疫情。

7日,阿里云还在上海发布了“ET农业大脑”,希望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据介绍,这一系统目前已应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具备了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未来还将很快在石榴、生菜种植中落地。

“例如和阎良甜瓜项目的合作中,通过每个甜瓜的二维码,可以详细看到它的日照时间、雨水量、种植时间等,让瓜在最好的时间被采摘。”胡晓明说,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ET农业大脑”还能建立起一整套知识库,指导果农播种、施肥和耕作,提供最优决策。

目前,人工智能用于农业还存在不少挑战。不同于工业自动化程度,我国农业自动化、规模化程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基础数据也比较薄弱。专家期待,能通过更多的应用,更好地改善我国养殖业的智能水平。(周琳、姚玉洁)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新华每日电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