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健康养生

炒米汤,益胃除湿

2018-06-12 15:23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宁艳梅 大米,学名粳米,别名白米、粳粟米、稻米、硬米,在中国作为食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药用首载于《名医别录》,其功效为“主益气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 宁艳梅

 大米,学名粳米,别名白米、粳粟米、稻米、硬米,在中国作为食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药用首载于《名医别录》,其功效为“主益气,止烦,止泄。”粳米药性平和,味道甘甜,主归脾、胃、肺经,具有补气生津,健脾止泻的功效,主治肺脾气虚之神疲体倦、食少纳呆、便溏腹泻、心烦口渴之症。现代研究也证实,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不但具有食用价值,亦是中医临床处方及体质虚弱和病后调理多用之品。

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雨水较多,湿热合邪,令人感到诸多不适,如身热汗多、口渴心烦、胸口闷、腹部胀满、食欲不振等,有人甚至有肚子痛、呕吐、拉稀等症状,炒米清热祛湿、健脾益气,可有效缓解上述症状。此方出自《温热经纬》的清暑益气汤,其中即用粳米(15克)作为使药,可以健脾益气、益胃和中,加强清暑益气之效,如需加强其健脾祛湿之效,则炒用为宜。

炒米即将大米放入炒锅中,以小火慢慢炒至表面微黄或较原色稍深,能够闻到米香即可,可使其酥脆,易于煎出有效物质,其产生的焦香气,可增强健脾消食作用,而且燥性增强,更有利于除湿止泻。《本草纲目》记载:“炒米汤:益胃除湿。”日常可配伍清热养阴,健脾益气之品制作粥汤、药茶等进行调补。

需要注意的是,炒大米燥性相对较强,吃得太多、太频繁容易使人口唇干燥、产生内热,因此,阴虚内热、津液不足的人,即五心烦热,容易口燥咽干的人不宜长期服用。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