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也是一种教育
摘要: 周末,带四岁的小女儿去逛街,走到一家玩具店,她的脚就挪不开步了,指着橱窗里一个红色的娃娃说:“妈,我要这个。”我走过去一看标价,吓了一跳,298元,店员
周末,带四岁的小女儿去逛街,走到一家玩具店,她的脚就挪不开步了,指着橱窗里一个红色的娃娃说:“妈,我要这个。”我走过去一看标价,吓了一跳,298元,店员也一个劲添油加醋地介绍:“这款娃娃很多人买,还能说话……”
女儿更加爱不释手,任凭我怎么说,抱着娃娃就是不肯松手,我咬了咬牙买下了。刚开始几天,女儿挺新鲜,抱着娃娃睡,和娃娃一起玩,但没过几天就把她大卸八块,看着近300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我又气又无奈,跟做了多年幼儿教育的表姐诉苦,她说:“这种情况,你何不实行“故意忽视”教育”?
表姐说,“故意忽视”教育就是在孩子无理取闹,提过分要求,而孩子又处在安全的地方时,对他们进行的一种“放任不管”的教育方法。
孩子哭到一定程度,就会厌倦,不能让孩子拿哭作为对付父母的撒手锏,同时也让孩子明确知道,哭不能达到任何目的,也起不到丁点作用。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妥协。
此后,遇到女儿的无理要求,我就开始学着对她进行“故意忽视”教育。比如,她在客厅里玩得好好的,突然争抢表姐的玩具,得不到就向我投诉、无果时大哭,我就转身钻进厨房,对她视而不见。见我不帮她,她开始从号啕大哭变成嘤嘤啜泣,慢慢的,她四处张望,见我根本不理她,便不再吱声,最后,独自玩起来了。女儿爱发脾气,稍不如意就大哭大喊,还蹦跳打滚,现在只要是她处在安全的地方,我就离开去另一个房间,直到她停止发脾气再回来。
有时候我会转过身,任凭她又哭又嚷又蹦又叫,就当没看见,还继续高高兴兴做自己的事,女儿闹过一阵后,知道这招不见效,便少发脾气了。以前遇到这类事,我是一哄二劝三利诱,弄得自己精疲力竭不说,还助长了女儿任性的坏习惯。
“故意忽视”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可避免家长由于所给予的过多注意,间接地助长孩子的不良行为。“故意忽视”方式对减少学前儿童任性的行为尤其有效。孩子无理取闹时,若是加以责备或给予过多注意,反而可能在无意中奖励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孩子的不良行为终止时,需要改变那种“放任不管”的态度,就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陪其一起玩游戏、看书、画画,做孩子最好的“玩”伴。(刘希)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