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码注销后会消失吗?当心滋生新风险
摘要: 原标题:手机号码注销后会消失吗?当心滋生新风险当心旧号码滋生新风险(谈经论道)刘 赫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底线要求,防范“ 二手号码”风险,还
原标题:手机号码注销后会消失吗?当心滋生新风险
当心旧号码滋生新风险(谈经论道)
刘 赫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底线要求,防范“ 二手号码”风险,还需社会多方努力
很多人会有疑问:注销的手机号码就消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由于新号码数量不足,一些注销的手机号在经过一段“冷冻期”后会被再次出售。
于是,各种意想不到的烦恼随之而来: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和短信,无法注册手机应用账号,原号主若未解绑社交软件、银行卡,很可能个人隐私遭泄露、资金被盗刷……“旧号码”极易滋生“新风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恐怕就得从这些号码此前的使用记录来解释了。
如今,手机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网络时代的个人身份证明。手机号码虽然能被注销,但这些号码此前在网上的使用痕迹,却不能被同时清除。
从道理上讲,二手号码的尴尬,不应该由消费者埋单。相关法律法规早已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为用户提供注销服务。但大多数手机应用开发商或担心用户流失,或忧虑流量下降,所以对账户注销视而不见。
删除、变更个人信息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一环,个人信息的管理与处置不能处于真空状态。一来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要增强,注销手机号前及时解绑账户;二来运营商在出售二手号码时应履行告知义务,提醒号码属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对于手机应用开发商而言,借鉴“冷冻期”的办法不失为一种选择,超期登录需二次核验,同时积极承担注销责任。
从更深层考虑,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有助于修补二手号码的系统漏洞。手机号一旦回收,运营商、应用开发商、金融机构即可共享信息,并按规范将其从应用系统中注销。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底线要求。事实证明,唯有真正为用户考虑,才能赢得更多彼此信任的空间,这应当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行为准则和商业自觉。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