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大脑” 首只无线飞行机器昆虫问世
摘要:原标题:首只无线飞行机器昆虫问世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第一只无线飞行机器昆虫振翅起飞了!美国科学家首次让其研制出的“机器蝇”(RoboFly)独立振翅飞
原标题:首只无线飞行机器昆虫问世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第一只无线飞行机器昆虫振翅起飞了!美国科学家首次让其研制出的“机器蝇”(RoboFly)独立振翅飞行,这或许只是微型机器人的一次小振动,却是整个机器人领域的一个大飞跃。
“机器蝇”由华盛顿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其体重与牙签相当。该团队称,现有的飞行机器昆虫仍然需要一根电线与地面相连,因为它们驱动和控制翅膀所需的电子设备太重了,这些微型机器承载不了。而“机器蝇”由激光驱动,自带“大脑”。
研究人员解释,研制昆虫大小的飞行机器面对的最大挑战来自振翅。拍打翅膀是个非常耗电的过程,电源和引导翅膀的控制器大而笨重,小小的机器无法运载。因此团队之前研制的“机器蜂”(RoboBee)必须通过地面电线与其电源和控制器相连。
但飞行机器人应该能够自主操作,因此他们决定使用一束细细的、看不见的激光来为机器人提供能量。他们把激光束对准位于“机器蝇”顶部的一块光伏电池,其能将激光转化为电能。但仅靠激光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翅膀动起来,为此他们设计了一条电路,可将光伏电池输出的7伏电压提升到飞行所需的240伏。
为了让“机器蝇”自主控制翅膀,研究人员还给了它一个“大脑”:在同一条电路里添加了一个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的作用好比“机器蝇”的大脑,向翅膀发出诸如“现在加紧拍打”或者“别拍了”之类的指令。
总编辑圈点
这种昆虫大小的飞行机器人可以帮助完成一些耗时的任务,比如在大型农场监测作物生长情况,或嗅探漏气等。此外,这类机器人制造成本低,很容易钻进大型无人机无法到达的逼仄地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记者刘霞)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