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经济 通信科技

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这样“复活”

2018-04-27 16:41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图为大熊猫生物塑化标本。盛利摄4月25日,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亮相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并以皮肤、肌肉、骨骼和内脏各自独立的生物塑化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作为一种“

图为大熊猫生物塑化标本。盛利摄

4月25日,全球首只塑化大熊猫亮相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并以皮肤、肌肉、骨骼和内脏各自独立的生物塑化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作为一种“让时间凝固的艺术”,何为生物塑化技术?大熊猫如何运用该技术“复活”?

2016年2月大熊猫“新妮儿”因患十二指肠梗阻离世。生命奥秘博物馆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合作,由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隋鸿锦教授及其团队历时1年将其制作为首个大熊猫塑化标本。

“生物塑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把生物组织保存得像活体一样的特殊技术,广泛应用于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展览馆展示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它的原理是通过高分子聚合物,来替代组织中的水和脂肪等物质,达到长久保存的目的。”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吴军向科技日报记者独家披露了首个大熊猫标本的制作流程:首先是防止腐败,即通过福尔马林液体的灌注和真空包装,对标本进行组织固定和杀菌;其次是解剖,让标本暴露出神经系统、肌肉和骨骼,并取出内脏;随后,对标本不同组织部位进行脱水、脱脂;最后,进行真空负压强制浸渗,完成造型的固定和聚合硬化处理。

作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标本制作技术,生物塑化使标本展示生物外形的同时,可以展示生物内脏、肌肉等内部结构,以揭示生物在演化和适应环境中产生的结构特点,理论上可以保存上千年,目前全球多国的医学标本、自然博物馆标本都在以此项技术为依托进行更新换代。

吴军指着现场的大熊猫皮毛标本告诉记者,如传统的动物皮毛标本,每年至少维护一到两次,否则就会生虫腐烂,但塑化皮毛只需擦灰就行。(记者 盛利)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科技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