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健康养生

教你几招摆脱“电话恐惧症”

2018-04-26 14:57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你到底在害怕什么?教你几招摆脱“电话恐惧症”赵鹏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赵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不离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

你到底在害怕什么?教你几招摆脱“电话恐惧症”

赵鹏

 人民网北京4月26日电 (赵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不离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但“接电话”却是让不少人恐惧的事情。日前,一则“你有电话恐惧症吗?新世纪社交礼仪:没事别打电话”的微博引发网友热议,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患有“电话恐惧症”,并分享自己的症状:电话永远处于静音,看到陌生号码就紧张,听见手机铃声响就烦躁……那么,到底什么是“电话恐惧症”?如果患有“电话恐惧症”该怎么办呢?

你有电话恐惧症吗?新世纪社交礼仪:没事别打电话(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医师袁勇贵在接受《扬子晚报》采访时指出,所谓的“电话恐惧症”其实是一种慢性心理应激障碍。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第九届医疗健康专委会心理学组副组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桂岚在接受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时介绍,“电话恐惧症”不是一个正式的诊断和疾病,但确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其通常有三个特征:

1、“患者”在进行与电话有关的行为时会出现超过客观实际的负面情绪反应。比如在打电话、接电话,甚至听见电话铃声时,会感到非常焦虑、恐惧等,而且这些情绪与实际危险极不相称。

2、除了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外,“患者”还可能伴有慌张、冒汗等其它反应。

3、这些症状会反复出现,不会随着一次电话结束而结束,同时,“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长期关机等逃避性行为。

为什么会患上“电话恐惧症”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精神科主任姜振东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指出,“人们害怕的并不是电话,而是对电话背后隐藏的未知压力感到不安。”姜振东表示,人们害怕接、打电话,很大程度上是害怕遭遇挫折,比如担心办不好领导交代的事,遭到呵斥、批评;求人办事怕遭拒绝;怕家人以关爱的名义施加各种压力等。

那么,如果患有“电话恐惧症”该怎么办呢?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要摆脱“电话恐惧症”,首先应当调整自己的心态,查明对电话恐惧的真正原因,给自己信心,克服自己的恐惧情绪;其次,在打电话前,可以先打个草稿,把想说的话列个提纲,这样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慢慢说,不会导致紧张到不知说什么;最关键的还是要让自己放松心情,通过运动、旅游等散心来缓解恐惧心理。

此外,杭州五云山疗养院院长骆宏在接受《杭州日报》采访时介绍,要想摆脱“电话恐惧症”,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该方法通常包括四个步骤:1、掌握一些放松技巧;2、把自己出现电话恐惧症的具体情境划分等级;3、让自己想像引起恐惧的情境,同时进行放松训练;4、在实际情境中反复练习,逐渐从电话恐惧中脱敏。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目前的研究领域为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