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卫计·健康 健康养生

有一种睡眠要警惕 会让人窒息而死

2018-04-11 14:44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yjh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很多人认为打呼噜(打鼾)就是睡得好。然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李涛平介绍,根据国际最新数据显示,每五个习惯性打鼾患者中至少有四个人患有睡眠呼

 很多人认为打呼噜(打鼾)就是睡得好。然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李涛平介绍,根据国际最新数据显示,每五个习惯性打鼾患者中至少有四个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而睡眠呼吸暂停很可能引起闭塞性的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严重者将带来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或睡眠猝死。“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尤需注意”。

打呼噜并不代表睡得好

打呼噜是在睡眠过程中由呼吸吸入的气流引起鼻咽和口咽软组织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打呼噜是呼吸道狭窄,呼吸不畅的一个信号。而对于经常发生的打呼噜,且伴有憋气的现象,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也叫睡眠窒息症。

以往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睡得好的表现,现在随着医学发展逐渐揭示了打呼噜的真面目:打呼噜不仅不是睡眠好的标志,甚至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警示器。一些人呼噜声不均匀,时有时无,时大时小,时长时短,往往提示可能有憋气(呼吸暂停)的出现,这时就需要就医检查。

李涛平解释,频繁的睡眠打呼噜,还导致睡眠片段化,造成白天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使成人工作能力下降,疲劳驾驶,在儿童表现为学习效率的下降,老年人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

睡眠窒息症其实很可怕

睡眠窒息症是一种影响身体健康的睡眠呼吸疾病,在人群中大概有20%的人患有此症状,可谓是一种高发疾病。引起的原因很多,有全身性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女性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此病也能由咽部窄小或阻力增高引起。

“这种打呼噜其实很可怕。”李涛平强调,“会引起闭塞性的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3倍;严重者将带来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或睡眠猝死。还引发器官早衰,睡眠中窒息肯定就会缺氧,缺氧就会造成人体所有器官的代谢都会过早地衰老;睡眠质量差,第二天会感觉非常疲乏,记忆力也会明显减退。”

然而,如果是单纯性的鼾症则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因为单纯的打鼾不会伴有呼吸暂停的出现,只是呼吸时气流不顺畅,出现黏膜震动产生鼾声,但阻塞程度还没有达到可以导致呼吸暂停的程度。

如何判断是睡眠窒息症?

李涛平建议,家人发现睡眠中有“憋气”现象、或自己有“憋醒”,夜间起夜、出汗、心慌、晨起口干、白天疲乏、开会、开车、看电视犯困、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或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2型糖尿病,儿童出现多动、老年发生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症等,往往存在睡眠窒息症,最好是到医院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进行诊断,可以区分单纯性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排除中枢性的呼吸暂停,并判断打呼噜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睡眠结构、睡眠中窒息 、低氧情况,以及心电、血压的变化等。

针对打呼噜的一般性处理,有侧卧、戒烟酒、肥胖者减重等方法。但是对于中重度的睡眠窒息,则需要干预治疗,如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下颌前移器(牙托),必要时严格选择适应证后,可手术治疗,但大部分患者经过戴颌前移器(牙托),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治疗(即戴呼吸机)都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李涛平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李晓姗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