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人物

记抗美援朝老兵王绍曾

2018-03-23 09:04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勇敢铁道兵 筑牢后防线——记抗美援朝老兵王绍曾□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文/图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丧心病狂的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

勇敢铁道兵 筑牢后防线

——记抗美援朝老兵王绍曾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丧心病狂的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不久,在百废待兴的困难情况下,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庄严号召,组建志愿军入朝参战,王绍曾就是赴朝志愿军中的一员。

近段时间,记者来到市乐山大道中段内衣厂新家园,在小区居民的指引下找到了王绍曾的家。今年86岁的王绍曾老人看到记者来访,便找出了自己参加抗美援朝的有关证明物件——有在战场上领取的搪瓷缸,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军人证明书,还有一枚珍藏了很久的和平鸽纪念章。

yuanzh180353.jpg 

王绍曾老人喜爱看书读报。

奉命入朝

193212月,王绍曾出生在今天的驿城区香山街道闫楼村王庄。王绍曾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来考上了确山县乡村师范学校。然而,由于时局较混乱,1948年底,王绍曾未完成学业就应召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当兵入伍的时候,家里人并不知道,等我在部队安顿好后才告诉他们。”王绍曾说,刚开始,他在河南军区确山县部队接受训练,后来部队升级为野战部队。1950年,河南军区组织部队到湖南充实到四野21兵团,王绍曾便跟随部队去了湖南,后来参与了广西剿匪。

1952年,在完成广西剿匪任务后,王绍曾所在的四野21兵团52214师,整体改编为铁道兵团属下的铁路工程第九师。当年秋天,王绍曾所在部队接到参加抗美援朝的命令。为了保密,正在海南岛执行任务的部队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返回大陆、归还建制,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随后,部队经海口渡过琼州海峡,步行穿越雷州半岛,在广西南宁北面的黎塘车站乘火车北上,到达辽宁兴城集结换装,于1953年元旦前后分批开赴朝鲜。“铁道兵是个特殊的兵种,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既需要执行铁路新建、抢修任务,又要负责铁路沿线的防卫工作。”王绍曾说。

当时,我军在朝鲜的各种条件虽然较前期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国内相比,仍然相当艰苦。就给养供应来讲,部队没有新鲜蔬菜,经常吃压缩干菜和黄豆等,导致很多人患上了夜盲症。祖国人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运去了大批维他命、鱼肝油等,才使这一状况得以好转。

抢修工事

王绍曾跟随部队入朝后,首期任务是担任从龟城到价川的铁路新建工程,简称抢建龟价线。这是一条连接两条铁路主干线的迂回线,通过这条线路,将我军的弹药、装备等给养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那时候,敌机经常对交通线和重要设施轮番轰炸,所以防空袭也是部队的工作之一。

王绍曾回忆,敌机有时飞越驻地,有时狂轰滥炸。一次,敌机投下了很多定时炸弹,几十米落一颗,连续数百米一字排开,半截入地、半截上露,活像一排小树桩。所幸的是,当时部队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排弹人员,将定时炸弹全部排除,才避免了一场爆炸恶果。

1953年夏,王绍曾所在的铁九师261营,在修建九龙江大桥时遭遇敌机袭击。炸弹一个接着一个投下来,造成在场的多人受伤,还有两名战士壮烈牺牲了。战友的牺牲激起了大家的斗志,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一鼓作气,顺利完成了九龙江大桥的修建工作。

随后,部队接到了抢修清川江大桥的任务。当时,天气变冷,修建工作异常艰难。没有现代化的机械,他们就用人工慢慢地修。为了御寒,施工人员下水前先喝一口烧酒。就这样,他们先后完成了清川江大桥及相关路段的修建任务。接着,他们越过清川江南进,完成了原有铁路旧线的修复工程。

“我所在部队和兄弟部队担负的铁路、公路抢修抢建工程,共同构筑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保证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绍曾说,作为一名参与者,他深感欣慰。当年底,部队进行年终总结,时任营部书记的他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师部通令嘉奖。

战友情深

在朝鲜的那几年,王绍曾结识了很多好战友,有些是和他一起赴朝的河南老乡,有些是在部队里认识的。每每回忆起来,王绍曾就会提起一个人,他是湖南溆浦籍的舒含友。王绍曾之所以对舒含友印象深刻,是因为对方在朝鲜战场上曾救过他的命。

195381日,王绍曾去团部开会,营部首长指派通信班的舒含友与他一同前去。那时,朝鲜“7·27”停战已经几天了,但是大家总觉得停战不是真实的,因此他们在外出时特意选择了隐蔽的线路,并且来回还不走同一条线路,以免遭到敌机的突然袭击。

当时,王绍曾所在部队驻扎的地方连续下了几天大雨,他们外出时不巧碰到了山洪暴发。在涉水渡河的时候,王绍曾一不小心被洪水冲走了。舒含友见状,立即顺着河水往下游,最终在河道转弯水速减缓时,将王绍曾救上岸。因此,王绍曾对他非常感激。

“几十年来,我一直都思念舒含友同志。后来,部队调整,我们两人分在了不同的营部,虽然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是感情仍非常深厚。”王绍曾说,从朝鲜回国后,他和舒含友还经常书信联系。后来,对方搬家了,他虽然多次去信,却没有收到对方的回应,备感惋惜。

胜利凯旋

停战后的1954年,王绍曾所在的部队仍然留在朝鲜。为了帮助朝鲜人民医治战后创伤、建设美好家园,他们接受了新建平壤、定州、高原3个铁路机务段的工程,他被分配到定州执行修建任务。19552月,经过紧张施工,胜利完成任务后,王绍曾和战友们一起回到祖国。

回忆到这里,王绍曾发出了感慨,称他在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经历了战地磨砺,是他人生成长的重要节点。勤劳勇敢、朴实淳厚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敬重和爱戴,以及战友们之间的深情厚谊,让王绍曾每每回忆起当年的场景,都会感慨万千。

在朝鲜战场上,王绍曾于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他跟随部队在东北工作,并结识了一名辽宁女孩,两人结婚后生育了3个子女。1979年,王绍曾转业到驻马店,妻儿也跟随他来了。19935月,王绍曾从驻马店地区(后为驻马店市)内衣厂离休,离休前任该厂的党委副书记。

如今,86岁的王绍曾和小儿子居住在一起,孩子们把他照顾得非常好。由于时间比较充裕,他平时除了外出锻炼身体,就是待在家里看书读报。孩子们都很孝顺,平时经常回家看望他。王绍曾常利用这些时间,向家人讲述他在朝鲜战场上的经历。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我们这些参加过战争的个人是渺小的,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王绍曾说,虽然他们这些健在的人已经步入暮年,但是仍将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报答党、国家和人民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