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三农 新农村

汝南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纪实

2018-02-27 08:5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夯实基础提质升级乡村振兴惠及民生——汝南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纪实市委书记陈星,市委副书记李宝清,汝南县委书记彭宾昌,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军民察看汝

 夯实基础提质升级乡村振兴惠及民生

——汝南县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纪实

xuel1802214.jpg

市委书记陈星,市委副书记李宝清,汝南县委书记彭宾昌,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军民察看汝南县水利工程。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汝南历来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自2011年以来,连续四次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尤其是省水利厅帮扶汝南以来,对汝南的水利建设给予了全面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帮助汝南编制了全县水系治理总体规划,组织汝南强化领导、加大投入,掀起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去冬今春以来,汝南县累计投入工日164.38万个、机械0.65万台次,完成土石方202.67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23万亩,新增旱保田6.5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62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0.21万亩,新打机井531眼,配套机井649眼,修建桥涵等各类建筑物479座,修筑混凝土道路189公里,挖修沟渠433条256.23公里,造林绿化1.2万亩。

党政领导挂帅  强力压实责任

在具体操作中,汝南县坚持高标准规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立足打造精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以“红旗渠精神杯”竞赛为引领,切实提高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集中连片、整体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按照高速公路和引线每侧50米、国道省道每侧30米,县乡道每侧20米的标准设计通道绿化,全部栽植高大乔木,水系绿化科学合理,县、乡、村三级道路,分别按照3米、2米、1米的标准进行两侧路肩培护。

实行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成立县乡两级冬季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建立水利工程建设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工程推进和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各乡镇、部门相应成立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构,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县委、政府统揽,部门协调配合,乡镇靠前指挥,村民自主实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机制。

科学统筹联动  项目进展提速

汝南县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与脱贫攻坚、河长制、河道治理、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统筹推进。制定出台了《汝南县水利脱贫专项方案》,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灌区节水配套改造、中小河流治理等工程项目,努力实现项目到村,效益到户,直接解决贫困群众因水带来的困难问题。按照“户户实现饮水安全”的标准,投资1348.64万元,建设巩固提升集中式供水工程35处,覆盖贫困户9834户,涉及贫困人口31671人,帮助1418户贫困群众实现了饮水安全,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全覆盖,供水保障率96%,水质达标率100%。同时,把农田水利建设同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投资9393万元,着力打造金铺镇、宿鸭湖街道蔬菜种植产业扶贫基地,老君庙镇特色种植产业扶贫基地,板店乡、三门闸街道蔬菜林果种植产业扶贫基地和东官庄镇特色花木产业扶贫基地,在壮大产业发展的同时,有力带动区域内贫困人口增收脱贫。通过疏挖田间排涝沟渠、培护路肩、完善田间林网,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以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契机,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和县乡公路的建设、管护力度,以“畅、洁、绿、美、安” 为目标,整修路肩和边坡,已完成县乡公路建设335.7公里,新建、改造桥梁26座641米。启动城区水系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梁河、祝河,完成韩溪河治理;投资8000万修建小西湖,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全力做好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工程保障工作,全县境内119条大小河流、沟、渠全部设立河长,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生态得到显著修复,水质明显提高,全县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深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两证一书”为抓手,明晰产权、使用权,落实管护责任。同时,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新型农民生产主体等形式,强化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提升工程服务效能,切实发挥工程效益。

多方整合资源  财政保障有力

汝南县坚持多方筹措,统筹使用水利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向上“争”,县水利、林业、交通、国土、扶贫等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达26699万元。拓宽渠道“融”,充分利用PPP模式,与河南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融资12.6亿元,实施中心城区水系环境综合治理。加大财政“投”,县财政投入资金2.1亿元,用于县乡公路及桥梁建设;投入资金1.5亿元,实施汝河故道北段综合治理工程;投资6750万元,改善102个村人居环境;投入6438万元,用于创森工作。村民互助“筹”,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模式,调动群众通过投工投劳形式筹资参与农田水利建设。

该县还强化督导,严把质量,对各乡镇、部门职责进行细化分解,拉出任务清单,明确任务量、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督导制度,组建专门的督查工作组,对重点项目实施定期、不定期督查,实行每天汇报、每周在电视台进行通报,排名最后的乡镇(街道)的主要负责同志在大会上进行表态发言。对成绩突出、效果好的乡镇(街道)给予表彰;对行动迟缓的乡镇(街道),县主要领导直接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

至目前,汝南县已建成水田林路示范园区17处,累计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5.6万亩,改善排涝面积27.3万亩,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行、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防灾减灾目标。全县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显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汝南:主动作为让创森工作稳中求进

去冬今春以来,汝南县认真贯彻全市创森会议精神,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总体布局,围绕“创森五大工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主动作为,以植绿护绿建设森林城市为主线,统筹做好生态廊道,美丽乡村,水系绿化,建成区绿化美化各项工作。至日前,通道绿化土地流转9900亩,完成任务100%,整地挖穴9900亩,完成任务100%,签订苗木定购合同8074份,定购苗木107万株,栽植3465亩,完成任务35%,落实林权3465亩,落实产权率100%。

领导重视驱动有力

全市创森攻坚推进会后,汝南县立刻进行专题研究,把创森作为全县的一项中心重点工作,做到早规划、早安排、早部署,鼓足干劲及时召开高规格创森攻坚推进会和促进会,科学安排部署创森工作。为全力做好创森工作,汝南县严格落实推进创森攻坚责任制,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坚定不移做好创森攻坚工作。坚持县委书记负总责,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支部书记齐抓创森的联动机制。县直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工作、全力推动,县两办督察室严格督察,形成了全县干部齐抓共管,同心协力推进创森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切实加强对县创森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彭宾昌任政委,县长刘军民任指挥长的创森指挥部,具体负责指导全县创森工作。成立了由县直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的9个创森督导组,具体负责督导各乡镇(街道)创森工作。

创新机制锻造精品

汝南县在全力完成创森工作任务的同时,特别注重创森质量和标准的提升。在创森标准提升上坚决做到县乡道两侧全部20米以上,省级通道和高速两侧全部50米,水系绿化科学合理,城区绿化顶层设计,要求农田林网全部栽植高大乔木,美丽乡村必须乔灌木结合。科学制定创森任务清单,认真对照清单查找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全县干群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自我加压,科学施策,严格落实创森工作任务。为确保规划清单落实到位,做到规划调整与落实相结合,该县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进行摸底排查,科学详细地制定各乡镇(街道)创森规划方案,明细责任清单任务。县委县政府组织9个督导组,按照责任清单进行督导落实,确保规划任务落实到位。

资金保障多方投入

汝南县围绕全面打赢创森攻坚战,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采取有力举措做好创森资金保障工作,专门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县级财政投资计划。在通道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上,县财政每年补贴资金1388万元;在道路路肩培护建设上,县财政2018年计划补贴资金2400万元,城区道路绿化投资1800万元;县财政对每个乡镇(街道)每年拨付创森工作经费50万元,每年投资850万元。年财政计划总投资6438万元。通过制定鼓励政策和各种办法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森的积极性,加快资金拨付,提高使用效果。财政部门做到预算早下达、资金早安排,坚持款到即拨,确保创森项目早开工、群众早收益。至日前,县财政拨付土地流转资金833万元。严格创森资金管理,确保创森资金安全。该县完善各类创森资金管理办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查创森工程招标,创森苗木采购等环节违规违纪问题,确保创森资金安全合理使用。

汝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近年来,汝南县委、县政府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多次召开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专题会议,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专项督导,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评比,通报检查情况,确保工作完成不打折扣。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利用扶贫资金与示范村、达标村相结合,鼓励群众捐资捐物、投工投劳,探索社会化融资的方式,丰富投资主体,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

据统计,仅2017年,该县就投入各类资金29362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03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25912万元,社会参与资金2400万元,农民自筹资金1050万元。张楼镇、梁祝镇、留盆镇3个乡镇实施了省级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留盆镇的老冯村、罗店镇的尤庄村、三桥镇的安庄村等28个村(居)已达到示范村标准,罗店镇的袁庄村、南余店乡薛庄村等45个村(居)已达到达标村标准。

在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政府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双管齐下。该县积极探索城管职能下移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已有275个村制定了村规民约、保洁制度,建立了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机制,配备保洁员3049人。

打破城乡环卫二元体制,该县古塔街道将2个村的卫生保洁工作整体移交县城管局管理,这样既发挥了城管局在保洁员和垃圾运输管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又提高了卫生保洁水平;实行购买公共服务,在梁祝镇、罗店镇等乡镇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将部分行政村的垃圾清扫、运输、处理工作进行整体打包,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探索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处理农村垃圾的新路子。 

严格奖惩制度,2017年,该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重点打造102个村(居)。县财政拿出103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补贴和奖励资金。从2017年3月份开始,每月一检查一排序,年终总评。督导检查采取明查暗访方式,携带摄影摄像设备到各乡镇(街道)拍摄,适时在指挥部周例会和县委、县政府周例会上汇报。每月检查由分管副职带队,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参加,对各乡镇(街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进行观摩考评、现场打分、综合排名,县财政拿出100万元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三名的乡镇党政主职责令辞职。

xuel1802213.jpg

火热的劳动场面。

xuel1802216.jpg

架设桥梁。

xuel1802218.jpg

老君庙镇田间道路效果图。

xuel1802217.jpg

汝河故道碧水蓝天。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