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枣花馍
摘要:□晚报记者 张丽丽还有10多天就是春节了,市民开始购置年货,准备度过一个丰盛的节日。家住市十三香路中段的李慧也不例外。“今年,母亲来我家过春节。我除了打算购
□晚报记者 张丽丽
还有10多天就是春节了,市民开始购置年货,准备度过一个丰盛的节日。家住市十三香路中段的李慧也不例外。“今年,母亲来我家过春节。我除了打算购买充足的年货外,还准备多买一些面粉,让母亲教我蒸枣花馍,想想这事就特别有年味。”她高兴地说。
唤起儿时的记忆
李慧今年38岁,老家是平舆县乡下的。小时候,她特别盼望过年,除了可以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外,还能跟着母亲学习蒸枣花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我非常喜欢玩面团。每当看到母亲揉面蒸馒头时,我总是凑过去玩面团。”李慧说,每次,母亲都会阻止她,但只有蒸年馍时例外。
原来,李慧是家里的老大。由于春节前要蒸很多年馍,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便让她帮忙。那时,在厨房烧火的妹妹特别羡慕她,因为跟着母亲可以学习蒸枣花馍。寒冬腊月,虽然屋里烧着火,但是拿着面团的手还是会被冻僵,即便如此也不能减少她蒸枣花馍的兴趣。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蒸其他的年馍,最后才蒸枣花馍。蒸枣花馍是需要耐心和创意的。”李慧说,每次,母亲会蒸3锅枣花馍。这些枣花馍都是由不同造型的小枣花馍拼成的,有的像花瓣,有的像石榴,有的像金鱼。不管什么造型,枣花馍上面必不可少的就是红枣,红枣点缀其间特别好看。
重拾久违的年味
“二十八,蒸枣花……我就是在这个习俗的伴随下长大的。结婚后,我离开了母亲。这一习俗也被渐渐遗忘了。”李慧说,成家后,她很少蒸馒头。春节期间吃的馒头也是从外面买回来的,蒸枣花馍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此次,母亲要来自己家过年,她有了让母亲教她蒸枣花馍的想法。
李慧说,做枣花馍是个手工活。发酵好的面团,加入面粉反复揉捏,直到软硬适中,然后开始做造型、上笼蒸。当掀开蒸馍锅盖时,整个屋子里散发着小麦和红枣的甜香味,一个个枣花馍变成可爱的小胖子。此时,她最盼望的就是春节赶快过去,好吃那些好看的枣花馍。
“枣花馍蒸好后需要妥善保管,除夕当天会放到供桌上当供品,只有过完春节才能撤下来吃。”李慧说,蒸枣花馍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习俗,是很多人过春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向祖宗表达的意愿,也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倾注了制作者的辛劳和心意。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