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社会

对骗人的“培训贷”要露头就打

2018-01-26 08:5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zwj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金 备刚高中毕业的李杰(化名),2017年12月3日在某招聘网站,看到一则科技公司高薪招聘信息。李杰第二天就去公司面试。公司说他不懂业务,需要进行4个月的岗前培训,交

□ 金 备

刚高中毕业的李杰(化名),2017年12月3日在某招聘网站,看到一则科技公司高薪招聘信息。李杰第二天就去公司面试。公司说他不懂业务,需要进行4个月的岗前培训,交纳6414元学费(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以各种名目向刚毕业求职的学生设置培训学习圈套的企业不算少。这些企业以帮助年轻人贷款完成培训,以承诺培训后可顺利获得高收入的工作为诱饵,可一般三四个月的培训收费就两三万元,而且就算培训的学员能完成培训,企业承诺的高收入工作也成了无限期的拖延,最终令年轻的求职者“血本无归”。

“一个科技公司,但不是一家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为什么对外大肆开展培训业务?”有人提出质疑。也有法律界人士表示,用人单位以招聘为名收费一定是违法的,因为相关法律规定,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有给员工提供业务培训的义务,上岗培训不能收取任何费用。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一句话企业组织员工培训不能收费。

企业以招工为名,开展对求职者的培训并收取不菲的费用,从一开始就涉嫌企业超范围经营。但过去这种现象颇多,却无人管理。企业主要目的并不是招工,而是组织学员学习,结果发生培训市场乱象丛生,扰乱了市场秩序。经过多年的整治,这种以企业之名违规收取高额培训费的现象减少了。何况培训只能是正规的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所从事的工作,而不是企业所应该去盈利的业务,企业对职工的业务培训是企业的义务。

的确,有些企业看到了就业市场追求高薪的动向,就以高薪招工为名,对前来应聘者说其因缺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需要经过培训学习才能上岗。但两三万元培训费不是青年人一时能拿出来的,企业又会帮助求职者贷款去参加培训。这样的“培训骗局”早已被人们口诛笔伐,但又时不时冒出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市场上企业假培训真骗钱监管力度还不大。对于企业违规搞敛财的培训,如果没有新闻舆论监督,市场有关监管部门也不会前去查处。虽然近两年假培训真敛财的企业少多了,但仍不能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

对于这种破坏培训市场的行径,只要有冒头的,就要坚决打击。

责任编辑:zwj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