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寨村贫困户的暖心人
摘要: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文/图 侯楠在陈攀登的鸽子饲养场了解情况。1月21日,天气寒冷,大雾弥漫,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侯楠的工作。一大早,他就起床来到贫困户魏大臣家。魏大
□晚报首席记者 李玉荣 文/图
侯楠在陈攀登的鸽子饲养场了解情况。
1月21日,天气寒冷,大雾弥漫,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侯楠的工作。一大早,他就起床来到贫困户魏大臣家。魏大臣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前天突发心脏病。
听说记者来采访,侯楠有些不好意思,感到自己做的就是些平常事,给东家送点衣服,给西家送点现金,谁家有困难就帮忙解决。但村里的群众都认为侯楠如同他们的亲人。
“喜欢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初见侯楠,记者不敢相信这个80后的乡镇基层干部,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当记者问他为何喜欢到农村工作时,侯楠说:“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和妹妹上大学时,父亲患癌去世,家里一贫如洗,是亲戚、朋友以及学校师生的帮扶才使我们完成学业。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 能够再次回到农村工作,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2003年,我大学毕业时,到一家外资企业做了白领,但我更喜欢农村。”侯楠说, 2006年,他辞去年薪10万元的工作,回家养猪、养鸡、养羊。200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全省第一批选聘的大学生村官,2011年期满后又考取了省委组织部选调生,担任正阳县油坊店乡党委委员、宣统委员、人武部部长,2017年5月担任陈寨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农村出身的他,与农村、农民结下了深情厚谊。
“我喜欢带领村民一起致富。”侯楠很自信地说,老百姓很信任他,谁家有事都会给他打电话。他的心真的和村民的心贴在了一起。
“十月初十秋风凉,陈秀文领着孙女进学堂。侯部长风雨无阻下了乡,看到孩子冻得像筛糠,忙从兜中掏出百元钞,让陈秀文给孩子买衣裳。这真是党的好干部,学习焦裕禄和雷锋的好榜样……”当记者来到正阳县油坊店乡陈寨村,与村民谈起包村乡领导侯楠时,该村贫困户陈天义唱出了这么一段顺口溜。
“侯楠看到村里谁家有困难就去帮扶。”今年73岁的陈天义说,他家里穷加上眼有残疾,40多岁才结婚,老伴在两年前因病去世,两个儿子都20多岁了还没找到对象。侯楠就经常与老人的两个儿子打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近况。陈天义的小儿子在侯楠的帮助下到一家大型理发店当了学徒。侯楠鼓励他要好好学技术,争取学成后自己开个店。
“扶贫要找准穷根,因症施治,要由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这是侯楠常说的话。
让80岁老人第一次用上电
80岁的陈守印是陈寨村北陈寨组五保户,多年来一直没有用上电。在走访中,侯楠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乡供电部门协调,供电部门同意免费为老人接通电源。
用上电的陈守印逢人便讲:“幸亏党的好政策,派来了侯部长这样的好干部。我能用上电,还坐了趟轿车,这辈子没白活!我得为侯部长好好说道说道……”
56岁的张保同是陈寨村陈庄组村民,也是侯楠帮扶的贫困户。张保同的儿子张森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2017年5月,张森再次发病时被送往驻马店市精神病院治疗。 9月,张森的病情稳定该出院了,由于欠下3万多元医药费,张保同迟迟不敢去医院看儿子。
侯楠到他家走访时得知了情况,与乡主要领导沟通后,提出开车陪他去市精神病院接儿子,经过报销后垫付8000多元的费用,帮其儿子顺利出院。侯楠得知特困家庭的救助政策后,先后跑了4趟,最终为张森申请到3100元补助金。
秋收后,张保同带着张森去郑州一建筑工地干活。作为帮扶人,侯楠放心不下,2018年元旦坐车去郑州看望了他们。在这次看望中,侯楠得知张保同2016年与20多名民工在新郑市龙湖镇某工地打工时,一个正阳籍的余姓工头拖欠了他们17万余元工钱。侯楠通过同学联系到工程发包方的领导,希望由其向欠薪人施压,同时帮助张保同等人向法院递交起诉状,争取早日让农民工拿到被拖欠的工钱。
出钱出力支持年轻人创业
今年26岁的陈攀登是陈寨村小陈庄的大学毕业生,从小喜欢养斑鸠、麻雀等小动物,在外打工几年后回到村里办起了鸽子饲养场。刚开始父母极力反对,但拗不过他,最终同意拿出积蓄并借钱为他盖了一座饲养棚。陈攀登凭着一股子韧劲儿,两年内将种鸽数量发展到300多对。侯楠在走访中多次与其聊天,鼓励他坚持梦想勇往直前,并答应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帮忙。
今年1月4日,大雪下了一夜仍未停息,陈攀登担心自家的鸽子棚,一夜未睡好。凌晨四五时,他听到鸽子棚发出咯咯的叫声,起床一看厚厚的积雪已将鸽子棚压弯下来。面对这一突发状况,他一边找木棍顶棚子的大梁,一边让母亲去村里向驻队干部求救。
“驻队干部在吗?我家的鸽子棚被雪压塌了!”听到急促的敲门声和喊话后,侯楠和扶贫专员急忙起床,迎着刺骨的寒风,踏着积雪,向陈攀登家跑去。来到陈攀登家后,侯楠帮忙锯木桩、固定,一直忙活到天亮。在得知他家的花生还没卖,鸽子饲料所剩无几没钱购买后,侯楠踏着积雪步行到2公里以外的集镇,取出刚发的3000元工资给陈攀登送来,帮他解了燃眉之急,并主动提出为他担保向银行贷款,用于重建饲养棚及扩大饲养规模。
发展旅游业让乡村振兴
“我们这里的院墙快建好了,部分大殿已经在建。”侯楠指着远处的围墙说,陈寨村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就要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而这一重要抓手就是重建七星寺。
据当地老人讲,七星寺,又称七井庙,为佛道合一的千年古刹,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香火鼎盛时期为唐代,当时名声之大,可与少林寺、白马寺等齐名。后因战乱,几经浩劫,尤其是“文革”时期庙宇被毁,现仅存有旧址。重建七星寺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尤其要找到一位能够帮助寺院重建的宗教人士。
一年来,侯楠利用周末自费考察了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河南嵩山、北京白云观等地的寺庙,经与村干部商议,聘请了九华山的释果照大师担任七星寺的住持。几经辗转,侯楠结识了在大陆经商的台湾同胞代中玉。代中玉表示会积极联系台商会的人士一起做功德支持七星寺重建,并考虑在合适的时候将他的加工厂搬到陈寨村。
目前,七星寺的寺院围墙、大雄宝殿等工程已破土动工,预计全部建好将历时5~7年,建成后将带动村民发展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将陈寨村打造成文化旅游特色乡村。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明天的陈寨村一定会是环境优美、经济繁荣、邻里和谐的美丽乡村。”采访结束时,侯楠自信地说。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