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移动支付系好“安全带”
摘要: 让支付更值得托付,移动支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买买买”,已成了不少人网络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国银联日前发布的《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男性网
让支付更值得托付,移动支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买买买”,已成了不少人网络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国银联日前发布的《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显示,男性网络消费力首超女性,外卖订单和游戏相关虚拟物品的使用比例上升,是促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从线下实体消费,到网上实物类消费,再到水电气等“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务”,移动支付覆盖的人群和支付场景越来越广,也让支付风险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
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人群改变,不仅体现在性别比例上,也体现在年龄结构上。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用手机下单、支付。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此次调查显示,“60后”是最易受骗的人群。报告指出,中老年更容易受优惠信息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更易遭受网络欺诈。同时,由于往往未能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使这一群体追回损失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每一起移动支付安全事件,带给用户的不只是经济损失,往往还包括情感上的伤害。支付整体环境不安全,必然加大人际关系的交往成本。
给移动支付全方位的保护,亿万用户方有安全感。频发的移动支付安全事件,与一些用户缺乏警惕有关,比如有人习惯于扫不明来历的二维码和网络链接,随意下载不可靠的软件,以及在移动转账时未查证对方真实信息,等等。调查显示,近五成人群在二维码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因有优惠信息而去扫码。因扫描“李鬼”二维码遭到诈骗的比例,已从15%上升到30%。移动支付运营方在技术防范上缺乏更有力的制度设计,在事后补救上缺乏更有效的善后措施,也导致用户被骗而追不回损失。
统计表明,仅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的移动支付交易额就高达149.15万亿元,雄居全球首位。移动支付规模越大,越关乎千家万户,越需剔除安全风险。一定程度上,移动支付关涉国家金融安全,如此之大的移动交易规模,“倒逼”监管部门未雨绸缪,尽可能预料可能出现的风险。央行日前就发布相关通知,对条码支付作出细致规范,设置支付限额,规定支付机构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诸如此类的立柱架梁,被称为“为二维码支付系上‘安全带’”。针对移动支付的监管在加码,正是为了让支付更安全。
降低支付风险,运营商和服务商需要提高风控水平,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最大程度拆掉可能点燃风险的“引线”。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还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以期让个人的“信用画像”更全。完善征信体系,除了有利于遏制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乱象,也与移动支付密切相关。技术赋能,建设信用社会,让信用真正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相信将有助于消除涉及移动支付的骗局。
“中国已成全球移动支付领导者”,去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如是称。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越来越多,增长越来越快,使用频次越来越多,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管控风险,兼顾便利与安全,让支付更值得托付,移动支付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19日 05 版)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