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旅游 国内游

茶卡,一座被盐托起的小镇

2018-01-11 15:41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美丽的盐湖茶卡小镇游客纷至沓来“茶卡”系藏语,意为“盐池”。湛蓝,通透,灵动的茶卡盐湖被冠以“天空之镜”的美称而引得国内外游人纷至

美丽的盐湖

茶卡小镇

游客纷至沓来

“茶卡”系藏语,意为“盐池”。

湛蓝,通透,灵动的茶卡盐湖被冠以“天空之镜”的美称而引得国内外游人纷至沓来,近几年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

因地处茶卡盐湖北畔而得名的茶卡镇也由此开始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线。2016年10月14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立足茶卡盐湖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抢抓茶卡旅游业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乌兰县坚持以特色旅游为突破口,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放开放活为动力,着力推动特色小镇的转型发展!

平坦整洁的巷道,“T”字形的柏油马路将街道分割开来,宽敞的活动广场,笔直的太阳能路灯,街面道路干净整洁,一栋栋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排排富有地域特征宽敞明亮的牧民定居点,风格独特,活力无限……深冬时节,行走在茶卡镇,一幅美丽的精品小城镇画卷扑面而来。

茶卡“盐值”的历史和今天

茶卡盐湖的真美不仅来自于“镜”与“净”的结合,更来自于她是大青盐的故乡。

成书于明代弘治年间的由刘文泰等撰辑的《本草品汇精要》中,有这样的解释:今青盐从西羌来者,形块方棱,明莹而青黑色,最奇。西羌,即今日青海一带,该书所指“青盐”,就是茶卡盐。

千百年来,著名的茶卡盐湖大青盐就以品质优良,味道纯正闻名于世,在老百姓中很好的口碑。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茶卡盐池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已经实现了船采、船运、洗涤、加工机械化,生产的原盐、再生盐、洗涤盐、粉洗盐、加碘盐、营养加锌盐等产品畅销全国。茶卡盐厂每年生产的几十万吨优质原盐,除供应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多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区,受到人们欢迎。

1950年,随着青海省盐业公司的成立,茶卡盐湖的大青盐开发走向规模化。纯天然、原生态、无任何工业污染的茶卡盐,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2009年12月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国内湖盐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品牌。

随着国家盐业改革新政的推出,西部矿业集团和乌兰县围绕茶卡盐湖发展的深度融合进行尝试,并由此延伸循环经济的上下游产业链。依然是“靠盐吃盐”,“吃法”不同产生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正因有了富有生产和经营实力的盐业龙头企业——西部矿业集团旗下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开发,在茶卡建成全国首批绿色食品食用盐生产基地后,盐产业在传统的粗放式生产经营中脱蛹化蝶。现代化的生产线源源不断地将原盐加工成包括“大青盐”、“天然湖盐”、“低钠盐”、“藏青盐”、“海藻碘盐”等多个品种,茶卡盐湖大青盐多品种盐的开发,青海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借势“盐值”,优势在放大

茶卡除了实实在在的“盐值”之外,还拥有让世人刮目相看的“颜值”。在这里,我们看到一望无际洁白如雪的干盐滩,清澈的湖水在白色的盐结晶帮衬下形成了一面巨大的反光镜,天空中的蓝天白云倒映出来,显得纯白洁净。

茶卡盐湖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受到游客追捧。

茶卡盐湖的“井喷”热度,让企业和政府看到了旅游开发的机遇。2015年,西部矿业集团会同海西州对茶卡盐湖旅游开发进行市场调研,决定打造“茶卡盐湖——天空之镜”的旅游品牌。2016年,青海茶卡盐湖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茶卡镇共4100多人口,以蒙古族、藏族为主。旅游产业之光为茶卡“照亮”了前路。利好的信息传导给了距离景区4公里的茶卡镇和周边乡村,成为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新路子,由此带动了茶卡镇区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茶卡镇市场主体达到558户,其中,自2015年以来剧增330户,全镇围绕旅游从业商户占到80%以上。盐湖景区直接带动就业超过千人以上,间接带动就业3千多人。景区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景镇联动”效应,茶卡镇也因此先后摘取了“国家特色小镇”、“中国最具文化价值特色小镇”和“全国美丽宜居小镇”三项国家级桂冠。

随着 “特色小镇”的开启,旅游产业的发展,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变化的到来。

产业融合,生活富起来

巴音村原址距离镇区20公里,群众生产生活较困难。2013年,当地政府将巴音村35户113人整体搬迁到了镇区。

“每年七八月份茶卡盐湖迎来旅游旺季,来茶卡镇游玩住宿的人特别多,好多游客都是早早就把房间订好了。一年下来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吧。现在日子过得好着啊!“茶卡镇巴音村村民姜发菊一边收拾着自己的家庭宾馆的床铺一边高兴地分享着现在的生活状况。

姜发菊告诉记者,2013年她们一家和村民们从茶卡镇小水桥搬到了巴音村,从原来的两间土木房住到了崭新的砖瓦房里。2015年,她和家人商量后,在自家宅院的基础上扩建了两间房,开起了家庭宾馆。在她的家庭宾馆,记者看到,这里有标间、三人间,卫生设施、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齐全,整洁的屋子和床铺,让人倍感温馨和满意。

“我们巴音村共有35户114人,确定贫困户4户8人。随着村里基础设施的完善,如今村子里有25户人家都开了家庭宾馆,人人都变身成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小老板。我们鼓励群众从旅游、养殖和种植入手,找项目去做,带动产业的发展,让咱们的老百姓真正地增收致富。”谈起村子的变化,驻村第一书记白海龙深有感触。

现在的茶卡镇,加油站从2015年的1处增加到6处,宾馆由3家增加到13家,另有11家在建,家庭宾馆达到300多家。新增盐雕制作车间10家,茶卡盐湖景区直接带动就业超过1000人。

而今,茶卡镇正在加快老城区拆改建,全面实施城区给排水等市政管网改造,城镇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充分发挥产业与城镇的融合互促作用,借助茶卡盐湖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发挥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大力发展“茶卡羊”、“大青盐”精深加工、民族文化工艺品等产业,初步形成“盐湖旅游+特色养殖业+三产服务业”三位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

记者感言:

经过对茶卡镇的探访,记者发现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积淀,特别是“特色小镇”形态形成的新优势,茶卡这片沃土的发展开始迸发。更重要的是,整个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旅游为核心的鲜明的产业特色,凸显出不可替代的优势。

茶卡因盐而生,因盐而长,因盐而被大家所知,盐可以说是茶卡人民的衣食父母。茶卡人信心百倍,要以盐为依托,振兴茶卡经济,发展盐业文化,把茶卡建设成为青海乃至西部的经济重镇!文/本报记者 宋翠茹 芈 峤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青海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