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支付一日限额500元
摘要: 扫码支付一日限额500元央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周刊记者苏弼坤 文/图近日,关于静态条码(二维码)扫码支付每日限额500元的消息在朋友圈中不胫而走。不少人表示,
扫码支付一日限额500元
央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周刊记者苏弼坤 文/图
近日,关于静态条码(二维码)扫码支付每日限额500元的消息在朋友圈中不胫而走。不少人表示,500元的消费限额足够用了。但有人担心:马上过年了,500元的限额会不会影响日后消费购物呢?
昨日上午,记者从人民银行驻马店中心支行支付结算科了解到,日前央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一条规定为每日限额500元,但500元限额只是针对静态条码,如扫商家贴在摊位的二维码的付款方式,而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过于便捷却带来隐患
现在,条码支付具有支付便捷、应用门槛低的优势,在推动普惠金融和优化非现金支付环境建设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是,条码支付在降低商户准入门槛的同时,也加剧了收单市场的乱象。
据人民银行驻马店中心支行工作人员介绍,因条码支付设备成本低于传统的银行卡受理终端,因此存在套现等收单乱象,对消费者和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且条码支付借助开放互联网和非专业设备进行交易处理,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截屏、偷拍等手段盗取支付凭证,在支付凭证有效期内盗用资金。条码不仅可以存储支付要素,而且携带非法链接或程序代码,不法分子可将木马病毒、钓鱼网站链接制成条码,诱导客户扫描,窃取支付信息。
此外,条码支付对设备要求低,普通的手机摄像头、超市简易的收银机扫描枪等不具备加密、防拆机等安全功能的设备均可识别条码,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非法改装使用。
规范业务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次业务规范通知的落地,对消费者使用条码支付付款的交易限额管理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条码支付与传统银行卡等支付工具相比,在交易安全性上存在不足,人民银行坚持条码支付小额、便民的定位,对条码支付风险防范能力进行分级。
按照要求,发行条码的银行、支付机构应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等级,在确保风险可控和尽量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设置相匹配的日累计交易限额。其中A级,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的,可自主约定交易限额。B级,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有效要素进行验证,交易限额5000元。C级,采用不足两类有效要素进行验证,交易限额1000元。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的,风险防范能力为D级。无论使用何种交易验证方式,同一客户单个银行账户或所有支付账户、快捷支付单日累计交易金额应不超过500元。
部分消费者担心:静态条码每日500元的额度会不会较低?央行表示,因为支付服务属于金融服务,与社会经济运行和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支付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稳健经营关乎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知和规范提出的业务规范要求和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指引支付业务创新沿着安全规范的方向发展,确保创新业务的质量和效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db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