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农业的智慧加减法
摘要:昨日,在新蔡县余店镇谷庄村的飞机和火车上,装修工人正在打隔断。
飞机进村子 浇水不花钱 “工作鸡”满地走
未来农业的智慧加减法
□晚报记者 余斌 郭建光
赵红梅 文/图
利用基质种出的有机甜瓜。
火车餐厅正在装修中。
谷继伟家脱贫致富。
飞机降落农田,火车开进村里,怎么回事?
昨日,在新蔡县余店镇谷庄村的飞机和火车上,装修工人正在打隔断。明年五一,谷庄村飞机餐厅和火车旅馆都将开门营业。记者探访时发现,吸引众多网友眼球的飞机餐厅和火车旅馆,只是谷庄农民谷未来打造乡村休闲农业的小小举措。这个谷庄村的青年,怀揣梦想先后到100多个国家拜师学艺、虚心求教,不仅在家门口的飞机上开餐厅,在麦田旁边的火车上开旅馆,还用多项专利,悄悄打造了一个智能的现代生态农业园,让全村人受益,并推广到国内的众多省市。不仅如此,新郑机场航班头等舱的旅客和浙江等地的市民吃到的有机瓜果蔬菜,也有很多是从谷庄运出的。
走进干净整洁的谷庄,记者发现,谷未来的未来生态农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智慧的加减法,不仅让2000多口人受益,还有很多让人大开眼界的事儿。
神秘员工不领工资
走进谷庄,你不仅能看到飞机、火车,还能看到稻草人、鸵鸟、梅花鹿等,未来生态农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循环农业的负责人王红梅告诉记者:“我们还有一年四季闲不住、不领工资还给我们挣钱的神秘员工。”
好奇的记者跟着王红梅去拜访神秘员工,没想到先看到的居然是一群听着音乐的鸡。
这些被注册过商标的鸡,有个特殊的名称,叫“工作鸡”。
春天,它们听到旋耕机一响就跑出圈舍。原来,旋耕机犁出了地里的虫子,这些鸡就吃虫子,刨泥土。50只鸡一上午就能把一亩地的害虫消灭得一干二净,在吃虫子的同时还不断刨土,把旋耕后的大土块变成松软的细土。每年5月底6月初,麦子收割后,蔬菜会遭受虫害,很多农民都绞尽脑汁地想办法防虫。这时的夜晚,谷未来的大棚里反倒会去掉防虫灯、粘虫板,打开大灯吸引虫子,上演一出“工作鸡”夜捉虫子的好戏。夏秋瓜果蔬菜上市后,大量的秧秆需要清理。“工作鸡”又被赶到了大棚当起了清洁工。一个400平方米的大棚,200只鸡3天就能清理干净。虫子、品相不好的残次果提高了鸡肉的品质。到春节,这些品质好的“工作鸡”又被高价出售。
除了“工作鸡”,池塘里3000只中华鳖和其他同样喜欢肉食的鲇鱼也成了农业园的“员工”,帮助消化猪胎盘, 废弃的猪胎盘也转化为庄园主人的摇钱树!
这些只是未来生态农业园变废为宝,向现代自然循环农业转型的一个缩影。
向天借水 变废为宝
在农业园,记者发现,很多大棚侧面都有管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红梅指着一个大水池说,这是我们的鱼池,我们可以向天借水,不仅能养鱼,鱼池换水时,大棚里的蔬菜还能浇上免费的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谷未来惜雨如金,不让雨水白白流走。他们把农业园的大棚进行了改造。一是把独立的大棚变成连体棚,每个拱棚和拱棚接缝处,都用漏斗状的铁皮盒子连接起来,在大棚的侧面安上管道,管道通到蓄水池。下雨的时候,顺着管道流下的雨水都被收集到蓄水池。不但如此,蓄水池还和蔬菜种植处形成了1.5米的落差。平常蓄水池里的水可以养鱼,换水的时候,不需要任何动力,打开大棚里通水管道的阀门就能浇地,连电费都省了。
年出栏20万头猪的规模化养殖场、覆盖方圆5公里的农村废弃物处理转换站、10万亩农田、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构成了一个自然循环的未来生态农业园。
在农业园猪场养殖区,居然闻不到臭味。
一个万头猪场,每天的粪便污水就有200多吨,用火车需要4个车皮才能拉走。这么多又脏又臭的猪粪怎么被鼓捣得不臭了呢?
谷未来说,这来自一次偶然。有次跑步时,他发现村边的沟渠臭气熏天、蚊蝇乱飞,触动很大。他想起小时候这里水很清澈,自己和伙伴们曾在这里捉鱼抓虾,渴了就直接捧口水喝,下决心要还谷庄村一个和谐美丽的人居环境。谷未来去了很多发达国家拜师求学,又结合谷庄实际进行了创新,找到了一套更适合谷庄的方法,并申请了很多专利。
为什么猪粪不臭呢?未来生态农业园的工程师曹建全解释:“猪粪进行固液分离后再发酵,这样高温发酵后的猪粪就不臭了。我们独创了养殖污水处理后回流浸泡秸秆厌氧发酵技术。分离出的固体颗粒物经过发酵变成了肥料。有机肥制成基质发展无公害蔬菜,而液体和秸秆、居民餐厨垃圾等集中处理后转化成沼气,发电、做燃料。”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们有130个棚,一个棚占地面积是6亩,买基质种植无公害蔬菜需要12000元,而他们自己配基质,仅基质、化肥一年就省了260万元钱。
猪粪不臭了,村庄的环境也变美了,村民家里的电和做饭的燃料都来自未来农业生态园。
如果说,最后被高价出售的工作鸡,用来浇地的雨水,被转化为有机肥的猪粪,都是未来农业生态园的智慧减法,那么,随之带来周边村民生活的改变就是他们的智慧加法。
美丽乡村 助力脱贫
昨天下午,在科技生态示范园区的大棚内,记者还看到黄色的西葫芦、色彩斑斓的南瓜……随手掂起一根黄瓜秧,发现居然有20多米长。
王红梅告诉记者,由于养分充足,这里的茄子从春季可以长到冬季,一茬可以收获两季。王红梅说:“农作物不打药,沼渣做底肥,沼液作为杀虫剂给作物根部施肥……完全脱离了传统农药和肥料产出的农作物,口感香甜、品相美观,不仅新郑机场与我们签订了头等舱蔬菜的供货合同,浙江也有很多我们的客户。我们循环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还推广到了广西等地。”
王红梅介绍,他们在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同时,还开始打造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村里的两架飞机和一列绿皮火车就是他们花了1000多万元买的,用作餐厅和住宿。
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绝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的梦想,而是新时代中国梦下的未来农业的雏形。园区不同的岗位吸纳了大批的工人,这为附近村民带来了工作岗位,更改变了他们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上下班,逢年过节有假期,月末拿工资,过上了梦想的新生活。未来生态农业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200多人就业,使周边2000多人受益,通过帮扶,还带动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大棚作物种植员王红霞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让我不用再丢下父母、丢下孩子去外地打工。现在我有了不错的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上班。”
曾经因病致贫的村民谷继伟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人都在农业园上班。”谷继伟今年36岁,在农业园能源站上班,曾经因病负债累累的他,如今不仅脱了贫,还买了车。
在谷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着健康的食物,为了梦想幸福地工作着。
未来生态农业园实现了传统农业模式向规模化系列化区域布局化现代农业的转变。谷未来把这个称之为农业智慧综合体。
今年10月,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中国行活动(第二站)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接活动在未来生态农业园举行。
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石有龙看到这个生态园后表示很震撼。他说,未来生态农业园合作社在新蔡县设立了11个点,不仅解决了周围10公里以上居民的生活垃圾,还用循环流程产出有机食品,这应该是国内第一家。未来大智慧,为畜牧业的生态养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谷未来说:“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智慧农业,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从上方俯瞰,谷未来的未来生态农业园的形状就像一把钥匙。“我的梦想就是带父老乡亲们一起,用智慧打开未来。我始终相信,在这个新时代,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谷未来的话铿锵有力。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