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涨价消费不振导致彩电销售滞涨
摘要: 虽然今年下半年彩电厂商力挽狂澜,特别是第四季度在双十一的带动下,在整个12月份期间促销都不断,但因为上半年亏空太多,始终没能突破去年的瓶颈。 12月18日,中国
虽然今年下半年彩电厂商力挽狂澜,特别是第四季度在双十一的带动下,在整个12月份期间促销都不断,但因为上半年亏空太多,始终没能突破去年的瓶颈。
12月18日,中国电子商会(CECC)、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主办的“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平板电视行业大会”上,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视消费及2018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市场彩电销量约4800万台,销量整体上与去年持平,出现滞涨现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显而易见,这一年内频繁提及。主要原因有两个:
其一,上游面板涨价影响了整机厂商的收成,不少彩电产品因为上游涨价而不得不提价,这导致终端市场的抵抗。在他们印象里,电视作为消费电子产品,价格理应一直跌跌跌。所以习惯了跌的消费者,很不习惯也不认同彩电厂商涨价的行为,所以在今年上半年彩电厂商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出货量为2251万台,同比降幅达10.8%。显然,是比较糟糕的上半年。
糟糕的上半年
其二,终端对电视这个产品的消费本来就处在模棱两可、可有可无的阶段。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电视的用途也越来越被弱化,特别在内容受控制等环境下,消费者更不愿意用大屏了。在此过程中,损失了不少消费者,而且这种态势在未来两三年内难以缓解,如果电视功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还是仅仅为视听为主,电视内容还是目前这么单调没有完全放开的话,那么可能这一因素会长期存在。
这两点,造成了今年彩电销量并没有出现同比增长的情况,也带给传统企业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利润下滑。
但是值得研究的是,产业不景气也倒逼企业转型,以OLED、量子点、激光电视、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新技术、新产品进入了更为密集的市场争夺战。从产品品类方面看,随着索尼的加入,集聚了LG、创维、长虹、康佳等品牌的OLED阵营越来越强大;量子点电视,则在TCL、三星、海信的推动下,渗透率明显提升;激光电视作为迅速成长的品类,也成为海信、长虹、明基、极米主推的重要产品。
竞争加剧
这三派已经成为当下彩电业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方向,而且三方的实力都很强,谁都有引领未来的能力。客观说,2017年这三个派系的确立,是个看点,未来几年内,估计是缠斗难分胜负。
当然不变的是,他们都在追求高端大屏和个性差异化的产品,正如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说的,2017年中国平板电视行业整体产品定位、市场推广方向趋同,消费者期望更换电视尺寸主要集中在50-60英寸之间,大尺寸高端电视成为彩电企业产品定位的共同点。显示技术革新是驱动彩电业前行的核心因素,高端化的产品结构升级是未来电视行业利润提升的重要方向。
另外对未来技术的储备,彩电厂家和渠道商都在积极筹备中。比如京东家电事业部黑电业务总经理杨子盛就表示,京东大数据显示,京东平台“人工智能”关键词搜索频次持续增加,2016年7月,人工智能电视占到京东SKU( 库存量单位)的13.3%,到今年12月为31%,增长133%。而会上长虹力推人工智能电视Q5K,三星大中华区副总裁刘峻光也对外表达了三星将发挥行业领军者作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电视。
显然,虽然显示技术有千差万别,但也是有一些共性东西的,比如人工智能就是。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钉科技)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