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 童叟无欺 78岁老人钟爱为人剃头
摘要: 晚报首席记者高琳琳实习生王 壮 文/图郑华在为顾客剃头。在市天中山大道与解放大道交叉口,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个简单的剃头摊,一辆脚蹬三轮车,一把椅子,一个脸盆,一箱
晚报首席记者高琳琳
实习生王 壮 文/图
郑华在为顾客剃头。
在市天中山大道与解放大道交叉口,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个简单的剃头摊,一辆脚蹬三轮车,一把椅子,一个脸盆,一箱剃头工具。条件虽然简陋,但每天来这里剃头的人络绎不绝。
刻苦学艺
今年78岁的郑华,老家在遂平县玉山镇,现居住在驿城区橡林街道刘庄社区,已在市区剃头近20年。顾客大都是上岁数的人,他们不喜欢去理发店,喜欢找郑华剃头。
郑华非常健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有什么可采访的?剃头是我吃饭的手艺。多亏大家信任我,我才能坚持下去。”
郑华年幼时家庭条件不好,8岁就拜师,刻苦学习剃头的手艺,11岁开始自己的剃头生涯。
老人说,刚开始的时候,他挑着剃头担子去乡里的生产队给村民剃头。在那个年代,剃头是不挣钱的,剃完头大家多多少少给点儿粮食。到饭点儿时,村民会给他送饭。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清苦,但觉得很充实。”郑华说,他在乡里干到1998年,来到市区为人剃头。开始,他的小摊摆在市风光路,一干就是5年。这5年里,他风雨无阻。由于他手艺过硬,价格童叟无欺,很快获得附近居民的一致好评。
后来因为城区改造,郑华来到现在的位置,这一待就是12年。他当年栽的一棵小树如今已经长得高大挺拔,郑华还坚持为别人剃头。
童叟无欺
剃头是一个传统手艺,以前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剃头摊。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是,郑华一直坚持着。“很多人都是我的老顾客,习惯了我的手艺,我不干了,怕他们找不到人剃头。”郑华说。
在记者看来,郑华剃头的技术堪称一种表演,每次给客人推、按、磨、捶、刮,都会有旁观者。待“收拾”完毕,客人红光满面、精神抖擞。顾客对郑华的手艺都赞不绝口。
在和记者交流的时候,郑华没有闲着,一直在给顾客剃头,后边还有不少人在排队等候。在闲聊的过程中,郑华告诉记者:剃头是个细活,一定要细致认真,不能马虎,否则不仅顾客不舒服,自己也觉得对不起顾客。看到顾客剃完头精神焕发的样子,他就很有成就感。
从这些简单的话语中记者可以感受到,郑华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以及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这时,旁边的一位顾客说:“老郑几十年的手艺了,我们都信任他,对他很放心。”众人的言语充分体现了郑华这些年在大家心中的信誉和口碑。
因为年事已高,郑华不能像以前那样一站一整天,有时候干久了要停下来歇一歇。当记者问他以后的打算时,郑华说:“我会坚持下去,直到我干不动那天。这是我干了一辈子的事业,丢掉了觉得可惜。一辈子就是这样生活的,习惯养成了,闲不下来。”
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和前来剃头的顾客说,像郑华这样坚持不懈,又吃苦耐劳的匠人精神,就应该被继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db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