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投资理财 基金

年末又掀规模战 基金公司频发股基冲量

2017-12-15 16: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临近年末,规模排名成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头等大事,各基金公司纷纷打响排名“肉搏战”。但和往年还会通过发行机构定制债基冲规模不同,今年权益类产品反而成为新发

 临近年末,规模排名成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头等大事,各基金公司纷纷打响排名“肉搏战”。但和往年还会通过发行机构定制债基冲规模不同,今年权益类产品反而成为新发基金冲量的主力。

密集发行新基金

在今年货币基金规模受限的新环境下,面对规模排名考核的压力,一些基金公司密集发行新基金。但和往年年末通过发行机构定制债基冲规模不同,今年定制债基显著降温,权益类产品一跃成为新发基金冲量的主力。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进入11月,公募基金行业提前进入年底冲刺的大战状态,新基金发行明显加快。某基金公司11月以来发行的新基金多达10只,另一家规模相当的基金公司发行数量也达到9只。而据数据统计,11月,公募基金行业新发行基金65只,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49只,新发行基金规模达916.07亿份,11月新基金发行的规模仅次于今年2月和3月,为年内新基金发行规模第三的月份。截至12月12日,12月份新基金发行数量已经达到30只,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24只,新基金发行规模达320.41亿份。

“发新基金是快速做大规模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说,新基金在年末扎堆发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出于基金公司年底冲规模的考虑。但他也表示,近期新基金集中发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基金公司此前取得了发行批文,但因为多项新规的出台,不得不修改合同,导致新基金的发行时间一拖再拖,如果不尽快发出来,则可能超过批文时间,会对后续产品申报造成影响。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收益好、规模大、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往往更容易取得基金批文,新基金的募集也会比较顺利。而一些排名相对靠后的小型基金公司,新基金成立显得相对比较艰难,基金公司之间的规模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也有业内人士介绍,除了新发基金,许多公司还加大了存量产品的营销力度,尤其是今年业绩表现亮眼的产品,作为年末冲规模的另一重要武器。记者注意到,华夏基金、博时基金等近期都对其今年业绩表现较好的博时主题行业、华夏回报等产品进行大力的宣传和营销。易方达、南方、德邦等多家基金公司则参与了银证渠道、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或直销柜台的申购费率优惠活动。

短期冲量并不能掩盖长期趋势

实际上,在流动性新规出台之后,业内多数人认为未来货币基金的规模将受到限制。“短期规模冲量并不能掩盖长期趋势,未来规模还是会受到限制。”上述人士说。

货币市场基金规模持续增加,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规模及排名产生影响。对此,专家认为,管理规模并不是评价投资管理能力的关键评价指标,基金评价机构应进一步弱化对公司管理规模的关注,不再公布包含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的排名数据,转而建立更为科学、全面、合理的基金管理公司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标准具体怎么调整还不清楚,但未来可能就不必在年末贴钱冲规模了。”另一基金人士透露,每年年末的货基冲规模大战,“帮忙资金”的成本水涨船高,往往规模上去了,但实际上却是赔本买卖。

据悉,货币基金的冲量成本较低,尾随佣金等费用在所有类型产品中是较少的。因此,多数公司集中在此时推出各种优惠为货币基金冲量。但即使如此,一些有意在资产管理规模排行榜中更进一步的基金公司,仍会为了吸引短期“帮忙资金”,而采取和银行揽储一样的直接奖励做法。在当前资金面过度紧张的背景下,这种奖励成本也会大幅提高,对基金公司借货基冲量造成直接压力。

“如果不考虑货币基金,基金公司的整体排名会大洗牌。”上述基金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