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抗美援朝战士刘康俊
摘要:勇士别家乡 慷慨赴战场——记抗美援朝战士刘康俊□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实习生 王壮 文/图近日,记者到驿城区诸市镇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刘康礼时,他告诉记
勇士别家乡 慷慨赴战场
——记抗美援朝战士刘康俊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实习生 王壮 文/图
近日,记者到驿城区诸市镇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刘康礼时,他告诉记者,在诸市村东,他有一个老哥叫刘康俊,也参加过抗美援朝,而且这位老哥的战斗经历比他丰富,身上应该有许多故事可以挖掘。
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刘康俊老人今年已经90岁,膝下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老人身体不太好,听力也不太好。提起抗美援朝的那段经历,因为太伤心,老人一直用手抹眼泪。由于身体的原因,记者只能从他断断续续的讲解和子女的回忆中还原一些老人抗美援朝的故事。
刘康俊和妻子的党员纪念章。
刘康俊
夫妻双双是党员
刘康俊1927年出生在遂平县城,是家中的独子。
“父亲这一生都很节俭,衣服穿破了也不肯扔掉,还常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刘康俊的儿子刘林说。刘康俊跟着儿子刘林一起生活,儿子对父亲十分了解。
刘林说,父亲以前曾多次说过他参军的事,但是他都没放在心上,他很后悔没听老人讲的当年的故事。
刘康俊参加过解放战争。那时候,他在河南省独立四团当文书。刘康俊的妻子赵明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思想觉悟高,很支持丈夫的工作。
“我那时候奖章多,有十多个呢,最后一个也没剩下。”在交流中老人告诉记者,回到地方后,有一次儿子拿着他的十几枚奖章出去向小伙伴炫耀,由于小孩子玩性大,把那些奖章随手扔到了一边。儿子回家后才想起来那些奖章,但再回去找已经不见踪影了。
这件事刘康俊当时并不知道,直到后来找不到自己的奖章询问儿子此事,才知道事情的经过。刘康俊十分生气和难过,那些证明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奖章再也找不回来了。后来发大水,家里的东西都被冲走了,就连他的军人证明和一些从朝鲜战场带回来的纪念品也不知去向。
刘康俊的女儿刘平当年从泥里找出父母当年的两张照片,收藏至今。
奔赴朝鲜战场
“康俊大哥应该比我去朝鲜早一些。当年我在乡政府上班,看过他的资料。”刘康礼告诉记者,他是1952年3月听说县里招兵参加的抗美援朝,不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
刘平说,当年是母亲支持父亲去参加抗美援朝的。从沈阳出发,刘康俊随部队经过安东、江东,然后坐着闷罐车经鸭绿江奔赴朝鲜。车上环境十分恶劣,车厢角落里放了一个大家方便用的木桶。车厢里黑乎乎的,大家人挨人坐在车厢的地板上。
当记者询问刘康俊到达朝鲜战场后随部队在哪里驻扎时,老人刚说起部队一到朝鲜就遇到了空袭,结果团里的战友们大都牺牲了时,忍不住直摆手,眼泪瞬间就流了出来。
“父亲年轻的时候说过他在朝鲜战场上的事,但每说到这段都难以自持伤心落泪。”刘康俊的儿媳告诉记者,公公心地善良,脾气也好,从不与人争执,就算吃亏也不计较,也许和他当年在战场上的经历有关系。
据老人的子女回忆,刘康俊随部队过鸭绿江的时候是个黄昏,敌人已经把大桥炸毁了。为保证安全,大家拉开距离前进。一过鸭绿江,他们看到敌人的飞机正在不停地扔汽油弹,朝鲜是一片火海。部队突遭敌军的空袭,当时刘康俊走在部队的后面,结果前面的战友们躲闪不及纷纷被炮弹击中,大家顿时倒在血泊之中。
那血淋淋的场面至今都让刘康俊难以忘怀,每每提到这件事总是泣不成声。当时连长和指导员都牺牲了,一个连几乎全军覆没,至今刘康俊都记得指导员的名字叫何平旺(音)。
不畏苦和难
对于参加过战争的人来说,刘康俊是幸运的,经历了很多战役,他一直没受过重伤。
“那时候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经常俯冲着向地面的房子和遮掩物进行轰炸,到处是烟雾,看不见东西。”刘康俊回忆说,当时,战友们在外面挖坑道,不时有人牺牲。
朝鲜天气寒冷,长期在外作业,刘康俊和战友们的手脚都冻伤了,有时候脚肿得无法走路,但大家忍着疼痛继续战斗。
在朝鲜战场上,各种飞机、照明弹、降落伞都是志愿军眼里的目标,只要发现就立刻报告,及时让部队进入战斗状态。
同样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刘康礼说,在朝鲜不但生存环境恶劣,生活也十分困难,很多时候上战场大家都带着干粮上路,所谓的干粮就是硬馒头和饼子,渴了抓把雪咽下。
有一次,上级命令刘康俊所在的部队抢占高地,当时前面有敌人封锁,上有敌机轰炸,时间太紧,不能吃饭喝水,大家忍饥挨饿急行军十几个小时,就是为了提前到达目的地截断敌人的退路。到地方后,他和战友们顾不上吃饭就开始挖战壕,战壕还没挖好,敌人的坦克就开过来了。炸毁一辆又上来一辆,敌军又调集飞机对部队进行轰炸。
“父亲以前曾说过在朝鲜很苦,有时候他们就睡在人家的屋檐下,夜里露水重,父亲也因此落下了病根。”刘平说,虽然苦,但父亲从来不抱怨,一直教育他们要好好工作和学习。
珍惜幸福生活
后来刘康俊随部队回到国内,先是到江西剿匪,后来又在开封的相国寺附近驻扎。当时空军正在挑选飞行员,经过身体检查后,刘康俊符合招飞的条件,接着他又到了湖北武汉总司令部,在政治部担任职位。
“父亲在部队时,母亲也随了军,当年我还参加过部队的文化演出呢。”刘平告诉记者,“父母亲都是爱国爱家的人,母亲还给大哥起名叫刘爱国。父亲尽管为国家流过血,获得十几枚功勋章,但从不居功自傲,遇到什么困难也不向政府张嘴。”
刘平说,父亲回到地方后,曾受了许多委屈和不公正的待遇,可他一直坚信只要有一颗平常心,总会雨过天晴。
熟悉刘康俊的村民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道:“老人真不简单,年轻时保家卫国,回家后一直在家乡搞建设,从来不搞特殊,真令人钦佩。”
如今,老人已经90岁,跟着儿子一家生活。虽然有子女们的照顾,但老人也不愿闲着,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年轻的时候我父亲最能干了,天天都闲不住。”刘林说,父亲常说,他能活到今天算是幸运的了,他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闲暇之余,刘康俊也会给子孙们讲述当年抗美援朝的故事,这既是老人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对后代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老人心中,这段经历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