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文史研究

上蔡为何能成为重阳节的发源地

2017-11-10 09:5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探访驻马店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二)上蔡为何能成为重阳节的发源地□晚报记者 张广智 文/图九月初九重阳节,每到这天记者总会有一种特殊的

探访驻马店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二)

上蔡为何能成为重阳节的发源地

□晚报记者   张广智   /

九月初九重阳节,每到这天记者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因为记者的家乡河南省上蔡县是重阳节的发源地,所以重阳节对于记者来说,有着一辈子也割舍不断的家乡情结。

2017年重阳节期间,记者再次来到位于上蔡县城西南的蔡侯望河楼,即“重阳登高处”,登高望远,浮想联翩。

这里是当年蔡侯登高眺望汝河和四周风景之处,是汉高祖四年设汝南郡时汝南郡治所所在地,“古蔡八景”之一“芦岗拥翠”典出于此。至于重阳节的发源地,虽然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但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其证据何在?为什么上蔡能够成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reny171125.jpg 

上蔡重阳登高处。

reny171126.jpg 

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匾牌。

来自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中的记载

最早记载重阳节起源的当属东汉桓灵时期崔寔的《艺文类聚》,其卷八十一引《四民月令》云:“九月九日可采菊花。”但崔寔记载的是全国流行较广的习俗,没有地域特点。说重阳节起源于河南省上蔡县,其根据是《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说: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郡,辖豫东南37县的大片土地,治所在今上蔡故城岗山,称芦岗。因此,西汉时的汝南,人们均认为即今上蔡。

上蔡县城西南的芦岗是古今有名的登高胜地,芦岗上有蔡侯玩河楼,高踞蔡国故城之上。登上楼台远眺,西面嵖岈山翠峰插云,东面洪河蜿蜒若带,周围数十里的村落、田亩、丘陵、林木、道路、沟渠,星罗棋布,均历历在目。因此,明清以来,经常有人到此登高赋诗。清人冀景隽有《望河楼剧饮》诗,李士英有《重阳偕友登望河楼》诗,均描写在望河楼瞭望景色和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情况。

望河楼即蔡侯望河楼,顾名思义,是蔡侯望河之处。它的东边是蔡国故城的宫殿,西边是汝河故道。西周时期,每当汝河泛滥,这里便成了一片汪洋。蔡侯专门在此筑台建楼,以期登高望河。此楼原本叫玩河楼,因为附近常发大水,而蔡侯登高“玩河”显然有些不尽人道,所以就改成望河楼了。

此处为什么又是“重阳登高处”呢?这里有一个故事,来自南朝吴均《续齐谐记》中的一段记载:东汉时汝南人桓景跟随一个叫费长房的高人游学多年。有一天,费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灾,让你的家人缝制布囊,里面装着茱萸,然后把茱萸囊系在手臂上,登山喝菊花酒,此灾可消。”桓景依费长房所言,举家登山。傍晚,桓景一家归来,发现家中饲养的鸡犬牛羊全都死了。费长房知道后说:“这些家畜已经代人受灾了。”人们九月九日登高饮酒、戴茱萸囊之习俗即始于此。

今天,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桓景登高躲灾避祸是重阳节登高风俗的源头。据说,望河楼就是当年桓景避祸登高的地方,桓景所登的山就是这个芦岗,故而此处又是“重阳登高处”。

为什么说重阳节起源于河南上蔡

著名文化学者尚景熙对此经过长时间考证后得出结论:汉高祖四年设汝南郡,当时汝南郡的治所就在今天的上蔡。东汉时期,汝南郡迁至古平舆(今平舆县北部),但距上蔡县城30公里,距上蔡县境只有5公里,与上蔡仍为同一地区。所以说,当时习惯上称上蔡为汝南。尚景熙认为重阳节起源于上蔡,其理由如下: 

一、《续齐谐记》中所指“汝南”实为上蔡。

《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汝水“又东南过汝南上蔡西……汝南郡,楚之别也,汉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曰汝汾。县故蔡国,周武王克殷,封其弟叔度于蔡。《世本》曰:“上蔡也。”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汝河经过汝南郡的上蔡西边,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汝南郡是楚国的别都,于汉高祖四年时设置。王莽时期改称汝汾。这个县就是过去的蔡国,周武王推翻商殷之后,把他的弟弟叔度分封于蔡地。《世本》一书称它为上蔡。

1997年出版的《汝南县志》中记载:公元前203年,西汉高祖刘邦置汝南郡,治所在蔡……西晋时,汝南县属上蔡县,归汝南郡辖。

汝河故道位于蔡西北,当时的“汝南”泛指现在的上蔡、汝南一带。汉高祖四年设置汝南郡,郡府在上蔡。所以,文中所指“汝南”即为上蔡。

二、《续齐谐记》中的“桓景”为蔡人。

《盐铁论》中记载:孔子生于乱世……适齐,景公欺之;适卫,灵公简之,适陈,匡人围之;适蔡,桓魈害之;适楚,子西谤之。

春秋后期,孔子曾到达上蔡,遭到桓魈等桓氏家族的加害。上蔡县现有的厄台即为当年孔子被桓魈等人围困的地方。孔子周游列国,七十二贤大多结伴而行,三千弟子也部分随从,往往多达百人,并有武装保卫。桓魈能够组织一定的人力围困孔子,可见其地位之高、实力之大和当时桓氏家族之强。

即使在汉朝时期,桓姓仍为汝南郡的大家族。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册中记载:东汉的豪强地主,特别是一些世家大族,往往聚族而居……一个大的家族或宗族,往往可以达到几百人甚至数千人。

现在上蔡县仍有桓姓人,其始祖为春秋时期蔡国的蔡桓侯。并谓为桓魈 、桓宽、桓景后代。椐查1995年出版的《上蔡县志》,在上蔡县264个姓氏中就包括桓姓。

三、桓景所登之山即为现在上蔡县城西南的芦岗。

桓景登的山冈,春秋时名冈山。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海拔97.2米,上土下石,为伏牛山余脉,今名芦岗。上蔡境内惟此岗最高,登上岗陵,可以了望四野。桓景所登之地,即为此岗。

《春秋左传》昭公十一年,对冈山有记载:“冬十一月,楚子灭蔡,用隐太子于冈山。”《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中即把这个冈山标注在上蔡。

人们认为

蔡侯望河楼有神灵之气

唐太宗年间,人们认为蔡侯望河楼是风水宝地,有神灵之气,就陆续在高台上建筑供奉神仙的庙宇殿堂,官府还为这些庙宇设祭田88亩。到了明朝,蔡侯望河楼建得更加富丽堂皇,玉皇庙就是那时建的。东汉桓景“齐家登山”避邪免灾的故事发生后,人们遂纷纷效仿,上蔡人就把这里和城墙北垣的烽火台(八卦台)等高处作为重阳登高之地了。明清两代的诗人墨客总爱踏着桓景的足迹,来此登高赋诗,此处也成为风雅之地。

蔡侯望河楼山门上书“芦岗雅地”4个字。进山门拾阶而上,有一座高耸的门楼,翘角飞檐,门楼上有书写着“蔡侯望河楼”大字的匾额。进院是一个平台,东西、南北都有四五十米,院中有火神庙、奶奶庙、佛殿、关公庙,还有几通诗文碑刻。平台北面还有一个高台,上面是玉皇庙。玉皇庙西面有一个水泥砌的平台,这地方就是重阳登高处了。

历史上,中国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南朝梁宗凛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插茱萸、食蓬耳、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茱萸味辛苦,可以祛风、散寒、止痛;蓬耳今无其名,未知有何作用;菊花有浓厚的香气,能明目、解毒,用之泡酒可活血,对人体健康有益。这可能是当时的验方。现在国家规定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即取祝老人长寿之意。

由重阳文化衍生出来的担经舞、扁担轿等民俗节目和菊花酒、香囊、桃核扣、剪纸、重阳糕等文化产品也得到了传承,其中桃核雕花和重阳茱萸绛囊工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阳文化节(上蔡重阳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蔡县是重阳节的发源地,自古就有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佩戴香囊、插茱萸的习俗,并影响深远。2003年,国家邮政局重阳节特种邮票首发式在上蔡成功举办。2005121日,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上蔡县成为全国38个文化之乡中,第一个以节日文化为主题被命名的文化之乡。

今天的上蔡县城居民,每逢重阳节这天,人们或亲朋好友相随,或一家相伴,在蔡侯玩河楼所在地的蔡国故城墙上,领略美景,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限风光。同时,莅临蔡侯望河楼的海内外游人也与日俱增。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