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新闻 论文

皇家寺院观音阁

2017-10-24 08:0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zwj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赵新春说起驻马店,有人喜欢以皇家驿站称之。天下驿站皆皇家,其实也谈不上什么皇家不皇家的。如果非要说皇家,驻马店还真有一处皇家的东西——明清著名寺院观

□ 赵新春

说起驻马店,有人喜欢以皇家驿站称之。天下驿站皆皇家,其实也谈不上什么皇家不皇家的。如果非要说皇家,驻马店还真有一处皇家的东西——明清著名寺院观音阁。

汝南县城从两晋时期的军事要塞悬瓠城,到后来的司州、溱州、豫州、汝南郡(唐朝一度恢复为汝南郡)、蔡州(唐代为避唐代宗李豫讳改)、汝宁府(元初由州升为府)等州府所在地,有许多著名的古寺,如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吉祥寺、开元年间的开元寺、大历年间的草寺(后改名清凉寺,明弘治年间皇帝赐名清戒寺,在今汝南汽车站路东)等。与这些古老的寺院相比,观音阁则年轻得多。

观音阁位于原来汝南园林学校院内,是明朝亲王汝宁府第四代崇王朱载境出资建造的,是一处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

明朝就藩汝宁的亲王有两位,是一对亲兄弟,分别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五子和第六子,因为有皇子夭折,也有说是第四子和第五子。哥哥秀王朱见澍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驻藩汝宁府,两年后去世,享年22岁,无子国除。与《汝宁府志》记载的“秀怀王墓,府城东北五里”不同,朱见澍其实是葬在了北京石景山的秀府村。《明宪宗实录》称:“上念王乏嗣,不忍遐弃,遣中官奉迎灵柩归葬于京城之西山,谥曰怀。”朱见澍去世后的两年,即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弟弟崇王朱见泽驻藩汝宁府,住进了哥哥的老宅子里。明朝的崇王府位于今天汝南县以天中山市场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是清代分防营的驻地。第一代崇王朱见泽是当朝皇帝朱见深一母同胞的弟弟,相较于其他诸王,格外受到礼遇。朱见泽就藩汝宁修建真武庙,明宪宗朱见深亲自为真武庙题写碑文。明弘治年间,汝南清凉寺(原名草寺)整修,寺名清戒寺也是皇帝亲赐的。

《明史》说崇府“三王并有贤名,而靖王尤孝友”,这“三王”指的就是第一代崇王崇简王朱见泽、第二代崇王崇靖王朱祐樒、第三代崇王崇恭王朱厚燿。“三王”以下就是观音阁的创建者、第四代崇王崇庄王朱载境。

朱载境是崇恭王朱厚燿的嫡长子,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袭封崇王。李本固《汝南志》说崇庄王朱载境“性严急”,严厉急躁,不好相处。但他似乎对民间传说的包青天比较崇拜,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主持刻印了宋代包拯的《孝肃包公奏议集》。他也比较喜欢文学,当时的汝南(时称汝阳)文人、中原名士秦镐就经常到崇府玩赏,写有《崇藩邸中莲花盛开感而有作》,一首是:“风回静品露含姿,捧出金珰供佛时。记得去年开并蒂,内家争唱合欢词。”另一首是:“兰桡回合晚风过,越女亭亭立素波。莲子生来悲较晚,露珠荷叶泪争多。”显然,因为笃信佛教,崇王对莲花也情有独钟。

历史上关于朱载境的记载不多,在《嘉靖实录》的点滴记载中,最著名的就是朱载境告状。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六月,朱载境以“本府庄田多为佃户侵占”,上奏朝廷,要求自己“差官核治”。王府的地让自己的佃户给侵占,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明朝中后期贵族豪强大肆抢占土地的背景下,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农民冒死如此,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估计地方官府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老百姓也要吃饭。不过这事儿朝廷没有答应,最后还是让官府查证。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朱载境再次告状,说正德甲戌进士、以陕西布政司右参政致仕回乡的汝南(时为汝阳)人李经“家居贪横不法,乞逮治”。经查证是两家“争田成怨”,崇王告了假状,但也查出这李经任西宁兵备的时候,曾克扣兵丁工资。于是,刑部建议各打五十大板,“宜罢经而戒谕王”,最后考虑皇家尊严,“经革职为民,余不问。”朱载境活了40岁,死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四月,谥曰庄。他的王妃成氏是光州(今潢川县)人成允弼的女儿,很孝顺。清朝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有记载,说她“母仪淑慎,虽古之贤妃无以过也。”

观音阁的建造,源于一场大旱。据李本固《汝南志》记载,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夏,汝南大旱,崇王朱载境命羽流设坛,祷于南湖之洲。忽一人突入坛中,口称奉大士令云,众生业重,岁应亡年,今当为王降甘澍也。于是,就下了一场透雨,“灵雨霑足背”,解了旱情。但是,从这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又是“雪泽未布,大伤麦禾”,眼看要颗粒无收,老百姓人心惶惶。朱载境再次到汝南城南的南湖之洲祈雨,“大士复以灵雨应王”。有感于大士灵应,朱载境决定为大士建寺供奉,上奏朝廷得到恩准后,捐金万余,创建招提山门三楹,东西角门各一楹。门后天王殿三楹,东钟鼓楼一楹。伽蓝殿三楹,西钟鼓楼一楹。祖师殿三楹,殿后起阁七楹,台崇丈许。累级而上,磐石为栏,重檐轩敞,飞栋连云,上祀观音大士。阁的两边各有画廊五间,阁后有禅房五间,东西方丈各四层,每层三间,另有僧房百余间。清代人毛奇龄在他的《观音阁种柳记》说:“当庄王建阁时在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其时太平久,争以奢靡相矜夸,亦既奉敕建阁,敞博闳丽。”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朱载境的儿子、第五代崇王、崇端王朱翊爵(金字旁)向朝廷请旨,对观音阁增修补饰,“得太皇太后懿旨增恢阿蓝,颁赉金铜器物并珠旛画像等周罗其中。”此时的观音阁前后宫台房庑拥卫,桫椤菩提环树。金镇《汝宁府志》称它:“台阁崔巍,直出云表,金碧绚烂,严若化城,天籁虚徐,流铃间发,足为一郡胜概。”顺治纪国珍主修的《汝阳县志》亦称其:“宝刹崚嶒,琳宫璀璨,水云空翠,蘋蓼递香。四时檐籁杂松篁,一曲清波铺菡萏,兼以古塔僧扉,依微西山影里,长堤雄堞,倒漾南浦光中,洵足饱士大夫之游屐,快登临之逸兴,汝上水月第一佳观也。”一时间,这里也成为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的地方。明朝汝南进士张四知有《登观音阁》诗:“香阁崚嶒俯远垌,冬深极目思冷冷。磬传下界时能响,龛近诸天昼亦冥。濛汜欲衔残照赤,岱宗遥卷片云青。禅心共为恣幽赏,徙倚珠林久未停。”进士李本固《南湖泛秋》亦有:“大士楼头新月生,冯夷宫外彩云明。湖光荡漾天如洗,人在清虚镜里行。”来此做官的金陵人王承学也写有《登观音阁南湖泛舟》诗:“招提依绿水,乘兴一登临。慧日虚无相,慈云自在心。开尊移短棹,避暑息繁阴。泛泛忘机鸟,怜予共夕吟。”清代人黄云的《登观音阁》中一句:“一自沧桑人代改,遂令箫鼓画船稀。”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画舫箫鼓、歌舞升平的喧闹场景。

可惜的是这座花费万两黄金建造的明代皇家寺院最终随着大明王朝的落幕,后殿及两廊俱毁(金镇主修《汝宁府志》),到清初“唯是阁岿然独存”(毛奇龄《观音阁种柳记》),只有祀奉观音大士的观音阁没有毁于兵燹。这也在辛民的《登观音阁兼呈金长真太守》诗中得到印证:“梵阁岿然存,历历见瓦石。廊庑半倾灭,犹挂旧青碧……”

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汝宁府推官王道在观音阁被毁后殿原址修建了准提阁。脱去了皇家寺院光环的观音阁,成为当地官员和文人寻古问幽的去处。康熙年间,汝宁知府金镇在一年的九月初九,与同僚、别驾郑鞠思同登观音阁,挥笔写下了一首诗:“水碧沙清绕郡城,干云杰阁势峥嵘。茱萸佩去偕僚友,鸿雁到来思弟兄。西岭乱峰横落日,南湖疏树起秋声。人生莫负重阳节,策马临高万古情。”游宦在外30年的傅鸾祥回到家乡,与友人登临南湖观音阁,不由发出了“三十年何迅,南湖倩梦游。清风如拂袂,明月似穿流。难忆新樵径,尚思旧佛楼。欲追君与致,不及一浮鸥”的人生感慨,感叹时光易逝。清代的观音阁所在的南湖堤植青柳,湖种红蕖,有着“锦浪摇青柳,香风起绿萍”(谭吉暄《观音阁看芙蕖》),“松桧半坛影,芰荷千顷香”(韩肃《游观音阁》)的别样景致。

观音阁究竟毁于何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清代末年由于战乱频繁和多年失修,到1912年,观音阁仅存有大士殿3间,观音阁露台和清代增建的准提阁。1928年,冯玉祥督豫,禁止一切宗教活动,观音阁成为汝南园林学校(时为河南省立第二农业甲种学校)的一部分。大士殿和露台因为建教学楼先后被扒掉,清代准提阁解放后经过两次维修,被保存下来,为汝南县级保护文物,成为明代皇家寺院观音阁唯一的遗存。

责任编辑:zwj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