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汽车 行业资讯

二手车金融“水深”猫腻多 规范需“群策群力”

2017-09-15 15:50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爆发式增长的二手车市场被“拖后腿”  “金九银十”,汽车销售已进入传统旺季。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二手车市

爆发式增长的二手车市场被“拖后腿”

  “金九银十”,汽车销售已进入传统旺季。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二手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二手车金融势必也将迎来大幅增长。然而,由于大量小额贷款公司长期盘踞这一市场,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商家也借机钻空子,导致目前整个二手车金融市场乱象不断。

  消费者:买二手车比买新车还折腾

  济南市民韩先生最近购买了一辆二手车,结果却让自己烦透了心。韩先生告诉记者,由于从事销售工作,买车是为跑业务时往返各地能方便些,而之所以买二手车,就是因为价格相对便宜,还不用像新车那样费心保养,开着比较省心。“可是我也没想到,买二手车竟然比买新车还折腾。”

  韩先生说,自己买的这辆二手车价格是8万元。由于手头现金不多,他选择首付2万元,其余6万元贷款。在与销售人员谈好价格后,韩先生与销售商签订了合同并缴纳了1万元定金。然而在这之后,销售人员却又告知韩先生,除约定的贷款数额外,还需要缴纳一笔手续费,此外还要一次性购买未来三年的车辆保险,以及1000元的GPS使用费。

  “销售最开始说只有利息,后来说要交一笔手续费,再后来,又多出了‘GPS使用费’‘评估费’‘保证金’‘金融服务费’等五六项费用。但这些费用在之前谈贷款合同时,销售人员从来没提到过。”韩先生说,虽然只贷款了6万元,但是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最后的花费差不多要到八九万元。

  采访中,多位曾贷款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都反映了类似问题,不少二手车销售商“巧立名目”,在贷款合同中捆绑各类费用,而这些费用明细大多不会在协议中列出。二手车商通过这一先签合同后告知的方式,强制消费者就范。像韩先生这样最后要额外承担2万元左右费用的情况,折算到24期或36期贷款中,每月要比原来多还款数百元,对消费者而言,贷款数额本就不多,却增加了不小的还款压力。

  济西二手车交易市场总经理潘虎告诉记者,二手车市场相比于新车交易市场,在行业规范上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贷款方面,由于市场不大、金额较少,银行大多不直接参与,更多的是第三方小额贷款公司或担保公司提供贷款。仅在济西二手车市场内,就有近30家小额贷款公司,“我们市场曾进行过统一的规范,但都是治标不治本,这些公司都有贷款业务员在市场附近长期驻扎,仅靠市场自身的约束根本无法彻底禁止。”

  潜规则:“空白合同”藏陷阱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韩先生等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之外,二手车贷款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记者在济南几家二手车交易市场内随机寻找经销商以买车名义询问贷款事项,多数商家最开始都承诺,除利息外不会有额外的费用产生,并拿出一份贷款合同。但记者发现,该合同上没有任何细节和条款,仅仅是一份“空白合同”。

  济西二手车交易市场汽车金融部工作人员王刚告诉记者,“空白合同”已经是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行业现状。由于二手车交易手续没有新车交易复杂,很多消费者为图省事,与销售人员达成简单的购车意向后,就在“空白合同”上签字,很容易踏进“消费陷阱”,而各种“意想不到”的收费马上就随之而来。

  业内人士表示,所谓“空白合同”实际上就是消费欺诈,销售人员在消费者没有获悉全部交易细节的情况下,诱导消费者签字,不符合销售合同签订的规则。但由于二手车市场长期存在的种种“潜规则”,往往造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情况,使消费者权益受损。

  王刚还说,除“空白合同”问题外,二手车贷款不规范现象还有不少。例如,隐瞒二手车的抵押信息,销售商在和消费者签署完购车合同后,并不告知车辆此前是否有抵押贷款。很多消费者因此中了圈套,交钱买完车后,才发现自己买的车此前还有上万元的贷款没还清。

  另外,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上,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公司大多不是本地企业,规模也都不大,经营状况很不稳定,常出现金融公司“跑路”“失联”等情况。但由于这些“跑路”公司大多在银行有数额不小的“欠账”,一旦出现这类状况,消费者即便还清了自己的贷款,却因被这些公司所“连累”,无法在银行顺利解押自己购买的车辆。

  记者在山东省工商局了解到,近几个月来,关于二手车交易方面的纠纷逐渐增多,而大多数纠纷,问题都出在合同上。山东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障处副处长韩江峰告诉记者,二手车商往往会在贷款合同和细节上做手脚,而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足,盲目和销售方签合同,往往导致在后续的维权上失去主动权,想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就困难重重。

  监管难:小、散、乱 鱼龙混杂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二手车交易规模将达到2920万辆,新车与二手车交易规模比例接近1:1。而包括贷款在内的二手车金融服务渗透率,也将从目前的不足5%,迎来一轮快速提升,有望在2020年达到15%左右。

  “今年上半年,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583.71万辆,同比增长21.53%,预计今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有望超过1200万辆。无论是增长率还是增长量,今年都是一个爆发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肖政三说,随着二手车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二手车金融势必也将迎来大幅增长,对于这一领域的规范和监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肖政三说,之前由于市场份额少,正规的金融机构对二手车领域不重视,涉足二手车贷款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规模也不大。这导致了很多并不规范的小额贷款公司进入了这一市场,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商家也借机钻空子,这也导致目前整个二手车金融市场乱象不断。“以二手车贷款为例,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和二手车商之间基本都是私下合作,而二手车经销商鱼龙混杂,不像传统的汽车4S店有统一的管理体系,这给监管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有专家表示,随着二手车行业的发展,未来市场规模还会不断扩大,如果在贷款等金融服务上问题频出,所涉及的金额总量会很大,而金融风险的出现,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说,有很强的负面效应,因此对于二手车金融的风险防控亟须提升。

  业内人士表示,针对目前快速发展的二手车行业,以及问题频出的二手车金融服务,通过打造统一平台,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诚信体系,是规范这一行业的有效途径。山东远通集团二手车交易市场总经理周景霞告诉记者,一些规模较大的二手车市场都在探索平台化建设,并建立一套监管体系,对下属经销商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但由于二手车交易市场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这些监管措施还需要一定时间去完善。

  待规范:需多方“群策群力”

  针对二手车贷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专家认为,由于二手车行业尚不规范,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因此,更需要各方的“群策群力”,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出现的种种不规范现象和问题。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冯辉说,汽车金融属于服务性金融业务,目前主要的监管依据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但管理办法的重点主要是规定汽车金融公司的准入资格和业务范围,对于种种不规范,甚至是违法行为,并无专门规定,建议能够进一步完善。

  冯辉还说,从消费者权益保障的角度来说,除消保部门要及时受理消费者举报和投诉外,相关行业协会还应积极推动行业规则的制定,并确立行业标准和约束条例,实现以行业自律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犯。

  济西二手车交易市场总经理潘虎告诉记者,作为二手车市场的管理者,由于没有相关部门的组织和授权,其实在对市场内各二手车商的监管上,并没有“管辖权”,而二手车市场的监管又涉及金融、工商、行政执法等多个部门,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指导市场发挥组织力量,引导市场内各成员单位规范自身行为。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二手车贷款遇到问题,常常面临不知道该找谁的困境。贷款出现问题,不知道责任是在银行还是销售商,或是小额贷款公司。责任一旦不明确,后续责任追究也会遇到麻烦。建议金融监管部门针对二手车交易中的金融服务出台相应的规范政策。

  山东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障处副处长韩江峰表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在市场尚不规范的情况下,消费者自身的维权、防范意识十分重要。在二手车交易的任何环节,消费者都应有所警惕,严防经销商设下的各类“消费陷阱”。尤其是涉及合同的问题,要明确好具体条款和各方责任,不能马虎对待,草率签订。

  韩江峰说,二手车交易过程中,消费者要保存好一切单据,必要时也可在购车过程中录音,为日后维权留好证据。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应及时考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可以到工商或消协进行投诉,还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法律诉讼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经济参考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