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人物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吴传州

2017-09-08 09:12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爱国主义传后代尽享幸福新生活——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吴传州□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文/图开篇诗夜里行军军情迫,忍饥挨饿不蹉跎。弹坑遍地人无畏,尸体满山鬼哆

爱国主义传后代

尽享幸福新生活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吴传州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

开篇诗

夜里行军军情迫,忍饥挨饿不蹉跎。

弹坑遍地人无畏,尸体满山鬼哆嗦。

七年援朝流血汗,万千将士英雄多。

爱国主义传后代,尽享幸福新生活。

记者近日在驿城区香山街道孙店村鹰庄见到村里的抗美援朝老兵、83岁的吴传州(小名吴来)老人。脸色红润、精神瞿铄,是老人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已渐行渐远,但对于吴传州老人来说永世难忘。听闻记者采访,吴传州有些激动,急忙让记者坐下。

“多少年前的事了,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发生在昨天,那些人、那些事一直在眼前浮现。”老人边搓手边回忆,时不时还擦拭一下眼角的泪。记者随着老人的思绪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jish170910.jpg 

吴传州的退伍军人证。

jish170916.jpg 

吴传州

幼年失去双亲

吴传州的老家在淮阳县农村。3时岁,因为闹饥荒,父亲饿死了,母亲带着他一路向南逃荒。母子俩走到确山县境内时,母亲也饿死在路边。

“当年我娘死后我也就剩下一口气,后来有人救了我,把我送到确山县的教养院,这才捡回一条命。”回忆起往事,吴传州有些心酸。

一直在教养院生活到16岁,吴传州才和另外一名同龄的男孩外出自立门户,在现在的驿城区香山街道孙店村鹰庄落了脚。

说起村庄的名字,吴传州说清朝时期附近出了一个张将军,张将军喜欢养鹰,后来就在村里专门养鹰。久而久之,鹰庄就成了该村的村名。

从小孤苦无依,练就了吴传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刚毅的性格。

1951年刚过完春节,吴传州听到乡里广播征兵,他想都没想就报了名。“有机会保家卫国我一定要去。”吴传州说,虽然自己没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当时就是想去当兵。当年3月,吴传州和村里的一名青年一起参军到了确山的部队,随后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忍饥挨饿急行军十几个小时

“我们过鸭绿江的时候是黄昏。”吴传州说,敌人已经把大桥炸毁了,他们是从工兵搭建的浮桥上过的江。为保证安全,大家拉开距离前进。一过鸭绿江,他们看到敌人的飞机正在不停地扔汽油弹,朝鲜是一片火海。

吴传州说,过了鸭绿江,他们就一直行军,最后在一个温井里(音)的地方驻扎下来。吴传州被编入301部队独立四中队一小队,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对空作业,防御敌军的空袭。

“那时候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经常俯冲着向地面的房子和遮掩物进行轰炸,到处是烟雾,看不见东西。”吴传州说,当时,战友们在外面挖坑道,不时有人牺牲。

朝鲜天气寒冷,长期在外作业,吴传州和战友们的手脚都冻伤了,有时候脚肿得无法走路,但大家忍着疼痛继续战斗。

吴传州负责观察敌情。在他的眼里,各种飞机、照明弹、降落伞都是目标,只要发现他就立刻报告,及时让部队的大炮对空作战。

“敌军空袭说来就来,我看到正在指挥的连长被炸死了。”吴传州回忆说,在朝鲜不但生存环境恶劣,生活也十分困难,很多时候上战场大家都带着干粮上路,所谓的干粮就是硬馒头和饼子,渴了抓把雪咽下。

有一次部队根据要求抢占高地,当时前面有敌人封锁,上有敌机轰炸,时间太紧,不能吃饭喝水,大家忍饥挨饿急行军十几个小时,就是为了提前到达目的地截断敌人的退路。到地方后,他和战友们顾不上吃饭就开始挖战壕,战壕还没挖好,敌人的坦克就开过来了。炸毁一辆又上来一辆,敌军又调集飞机对部队进行轰炸。

“敌军经常出动飞机、坦克和火炮,集中对我们进行猛烈轰炸,但我们绝对不会退缩,机智英勇地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吴传州一边讲述一边用手比画着当时战斗的情景。

再次入伍

1951年入朝到1958年随部队回国,吴传州在朝鲜战斗生活了7年。

吴传州说,战场上志愿军与敌人拼死战斗,很多人衣服上面都写上名字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吴传州记得,部队夜间行军都是一路小跑,饿了就吃把炒面,一夜要行军几十公里,因为白天不敢行军,有敌机轰炸。

大家在前进中掉进坑里爬出来,又掉进一个坑里,再爬上来。子弹不停地从他们身边飞过,他们连滚带爬地前进。吴传州回忆,刚才还说话的战友,转眼就牺牲在眼前,那种悲痛难以形容。

停战后,吴传州所在的部队在当地建营房,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一直到1958年才回国。离开朝鲜的情景吴传州至今都记得:原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每周都要聚在一起跳舞。可当天志愿军走时都不愿再跳了,因为心里难过。很多人都哭了。最后在首长的要求下大家才哭着完成跳舞的任务,这一跳就是大半夜。

回国后,吴传州随部队到了安阳,两年后转业到了海南,接着便回到老家成亲生子。因为在朝鲜战场上打过仗,村民们一致推荐吴传州任队长和会计。

1962年,正当吴传州在村里干得有声有色时接到上级通知,要求他重返部队。吴传州记得很清楚,当年他再次入伍,来到广西桂林6955部队当了一名炮兵。1963年,吴传州光荣退伍,回到老家。

细心照顾妻子

吴传州回到老家后,一直为村里的事忙碌着。村里有什么事他总是冲在前头,舍小家顾大家。老人一生善良朴实,曾帮助过不少人。

熟悉吴传州的村民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老人真不简单,年轻时保家卫国,两次入伍当兵,退伍后一直在家乡搞建设,从来不搞特殊,真令人钦佩。”

“效英啊,我的老朋友来看你了,你听到的话就眨眨眼睛。”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吴传州多年的老友前来探望他。面对植物人的妻子,吴传州边轻声细语和妻子交流,边为妻子按摩双手。

吴传州的妻子张效英几年前因病成了植物人。为了不给孩子增加负担,他就挑起了照顾妻子的重任,每天给妻子翻身、喂饭,清理大小便,从椅子上抱到床上,这些繁重的工作让年迈的吴传州有些吃不消,但他一直坚持着。他说,妻子跟着他吃了不少苦,他要好好侍候妻子。

闲暇之余,吴传州也会给子孙们讲述当年抗美援朝的故事,把他当年在朝鲜打仗的经历细说一遍,这既是对往事的回忆,也是对后代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老人心中,这段经历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