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四类互联网金融诈骗手段
摘要:美色、亲友、收益、高仿 当心四类互联网金融诈骗手段 据新华社天津7月19日电 (记者周润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平台投资理财,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新领域
美色、亲友、收益、高仿 当心四类互联网金融诈骗手段
据新华社天津7月19日电 (记者周润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平台投资理财,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新领域,编造各种互联网金融骗局诱骗投资者。国内网络诈骗举报平台——猎网平台汇总并披露了近期高发的四类网络金融诈骗,剖析诈骗手段,帮助投资者了解骗局,提高警惕。
——美色诱惑。许多骗子假装美女在社交软件上引诱男子投资买股票、基金、期货、贵金属等,她们一边花式炫富,一边暧昧劝说目标投资者,经不住诱惑的投资者最后往往血本无归。
——熟人推荐。这类互联网金融诈骗往往具有传销性质,一人“入套”,就可能以拉人头的方式劝亲戚朋友加入。当然,也有受害人不知骗局拉亲戚朋友进入的情况,因为熟人关系,很多人容易上当。
——超高收益。“银行理财”利润回报率13%至15%,可信吗?许多网络理财平台会在影响力大的网站上投放极具诱惑力的广告,宣称利息高出银行数倍,投资周期短且灵活,甚至承诺只赚不赔,这些其实是骗子做的局,专门利用投资者赚钱心切的心理以低成本高收益诱惑投资者投钱。
——财大气粗。境外大型国际集团投资、高新科技企业、国际知名公司设立。这些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其实犯罪分子利用这种高大上的名词包装自己,骗取网友信任,进而向其发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网友一旦投入巨额资金,就可能打不开网页,登录不了账户,资金化为乌有。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20日 10 版)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