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人物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明铎

2017-07-14 09:56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少小立大志 参军建勋功——记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明铎□晚报记者 袁敏 张丽丽 文/图开篇诗阵地炮声隆,穿越炸敌营。勇士伤双腿,战友殒生命。一日几番战,屡战

少小立大志 参军建勋功

——记抗美援朝老战士王明铎

□晚报记者   袁敏   张丽丽   /

开篇诗

阵地炮声隆,穿越炸敌营。

勇士伤双腿,战友殒生命。

一日几番战,屡战屡立功。

人生多辉煌,名利有重轻。

jish170722.jpg 

王海广珍藏的父亲的纪念章。

泛黄的集体立功纪念证、兵役证,印有和平鸽的纪念章,怀念父亲的文章……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却因为代表了父亲一生的经历,被王海广珍藏多年。629日上午,记者来到市文祥路与迅达路交叉口西北角附近的修车铺,倾听王海广讲述父亲王明铎的故事,对王明铎的一生有了深刻的了解,记者也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这些都是我父亲留下来的,也是我最珍惜的物品。”王海广说,他的父亲1923年出生,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战争爆发后,他1952年跟随部队到达朝鲜战场,成为一名炮兵,1955年回到家乡。

讲述父亲的经历

采访从一个珍贵的集体立功纪念证开始。记者看到这个集体立功纪念证已经泛黄,泛黄的纸张上贴着一张黑白照片,但是已经看不清头像了。

“每到农闲时,父亲就给我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父亲从部队回家时,带回来的还有一些功勋章、纪念章等。”王海广说,记得小时候,他曾经玩过这些东西。后来在“75·8”大洪水中,房倒屋塌,家里的东西都被冲走了。遗憾的是,父亲的功勋章、纪念章丢失了一些。

王海广介绍,他父亲叫王明铎,1923年出生于确山县石滚河乡何大庙村焦老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很小的时候,爷爷弟兄4个都被抓壮丁的抓走了。1935年,刚满12岁的父亲被迫为人放牛维持生计。爷爷去世后,奶奶被卖到西安,再也没有回来。”王海广说。

“父亲没有亲人。父亲很小的时候就立下志向,参军报效国家。”王海广说,19481018日,他父亲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安排到第三野战军七纵队三炮团二营五连当战士。

“在部队里,父亲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参加急训。”王海广说,“半个月后,父亲参加了淮海战役。参加淮海战役时,父亲在激烈的战斗中身负重伤,荣立三等功一次。”

“随后,父亲又被整编到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三炮团,接着参加南弯子(音)战斗,解放上海、舟山群岛等战役。”王海广说,1952911日,他父亲所在部队完成整编换装后,跨过鸭绿江,12日到达朝鲜战场。

父亲荣立个人三等功

“在几天几夜的战斗中,父亲和战友们顺利拿下了无名高地的几个制高点。”王海广说,他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无名高地激战。“父亲是炮兵,经常往前线运送炮弹,在掩护和运送炮弹方面都很有经验。”王海广说。

记得有一次,王明铎往前方阵地送炮弹时,冲在前面的一名战友被飞过来的炮弹皮割掉了头。此刻,王明铎的双腿也受伤了,但他咬着牙继续往前冲,把两只宝贵的炮弹送到前方炮手面前。也正是因王明铎及时送来的炮弹,敌人才被击退。

“此次战役,父亲所在连队荣获集体一等功,父亲荣立个人三等功。”王海广抚摸着父亲集体立功的纪念证,有些哽咽地说,在随后进行的主子洞(音)战斗中,身负重伤的父亲一直冲锋陷阵。战斗结束后,他的父亲又荣立个人三等功。

195210月中旬,上甘岭战役开始了。”王海广说,当时,他父亲也参加了,负责运送炮弹。据父亲讲,一个不到3.7平方米的阵地山头,敌军扔了上百万发炮弹,把山头削低了两米,很多志愿军都流血牺牲了,父亲也被炮弹炸伤了。在连续激烈的战斗中,志愿军以坚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终于取得了胜利。

“直到朝鲜停战,父亲一直战斗在前线。”王海广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父亲回国。

王明铎转业后,被安排到确山县瓦岗公社机械厂工作。两年后,由于焦老庄生产队缺少会计,王明铎又回到生产队当起了会计。就这样,王明铎一干就是20多年。“工作中,父亲兢兢业业,从未错过一次账,从不拿公家一分钱。”王海广说,父亲南征北战,身上多处留下了伤疤,遇到阴雨天就疼痛难忍。

难忘父亲的教诲

“我永远不会忘记驻马店‘75·8’大洪水。”王海广说,当时,他12岁,倾盆大雨已下了几天几夜。农历七月初一那天,父亲怕生产队的河堤冲垮就去堵。谁知雨越下越大,父亲几次险些被大水冲走。后来,父亲又回到村里为邻居搬家。

王海广告诉记者,等邻居财产快搬完时,大水又一次进村了,父亲看情况危急,首先想到的是公家的2000元粮款。他把钱用塑料袋包了两层,又用被单包几层装在衣服最里层的口袋里。当时大水已到腰深,他冒着生命危险,把钱抢了出来。

第二天早上,王明铎和家人返回村里一看,已是房倒屋塌,家里一无所有。一心为公的王明铎把救助物品平均分给村民。

“在随后进行的灾后重建中,别人都在生产队的可耕地里建房子,而父亲带着我们一家在一片丘陵地带搭建简易棚。”王海广说,土地包产到户后,他父亲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十里八乡的村民义务做马车、门窗、桌椅等。直到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为同村的老百姓做门窗。

“我们兄妹六人,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父亲在世时,每逢节假日,各级领导都要到我家里慰问。”王海广说,记得有不少领导,不止一次地问父亲:“家里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尽管提。”父亲总是憨厚地一笑说:“我有吃有喝就行了,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已经很幸福了!”

王海广说,他父亲直到去世前,也从没有向党和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弥留之际,他父亲把他叫到跟前,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告诉他:“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父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多年来,王海广时刻牢记父亲的遗言,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总是告诉他的兄弟姐妹们,不能给父亲丢脸,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父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我们家庭的骄傲。”王海广激动地说,平时,他教育子女,一定不能给爷爷丢脸。

2010年,因为女儿上学,我们举家来到驻马店市区生活。”王海广说,为了谋生,他在市文祥路开了一间小修车铺,为路人修理电动车、自行车等。生活的艰辛并没有让他丧失信心,反而让他变得更坚强。

王海广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足。他说,日子虽然平淡,但能感觉到平凡生活中的幸福。如今,他们生活很安定,一家人其乐融融。他有两个孩子,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女儿还在上学。

王海广经常义务为附近的居民修理电动车、自行车,还经常为环卫工人义务修理三轮车。

王海广趁着空闲时间,喜欢写父亲的经历,以此来怀念父亲。“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骄傲。在今后的人生路上,父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将永远伴随着我。”王海广说。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