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设:桃花源里的桃“缘”
摘要:记者 刘 浩 温培雅/文 王朝朝/图 图为李建设正在查看生态园里的果树长势。走进位于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大李庄的市百强农业专业合作社——驿城区源晟种植农民专业合
记者 刘 浩 温培雅/文 王朝朝/图
图为李建设正在查看生态园里的果树长势。
走进位于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大李庄的市百强农业专业合作社——驿城区源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果香缕缕,果实累累,犹如步入了世外桃源。见到合作社总经理李建设时,他正在果园里查看果树的长势。6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排列整齐的桃树与他黝黑的肌肤相互映衬,让人感到他和土地之间有着一份天然的和谐。
“今年我们合作社的桃、李、苹果、葡萄都进入盛果期。几千棵桃树、近十个品种的桃子因为品质好还没到批发市场就成抢手货了……”成熟的桃子通过门前零售、园区采摘、网上推销等方式一点儿也不愁“嫁”,这让李建设的欣喜之情洋溢在脸上。这几天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又有一批油桃和蟠桃准备装箱送走。
从小在乡村长大的李建设总忘不了年少时吃到的那些桃子的滋味,他反复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很多农民离开了农村?黄土里真的刨不出金子吗?他个性中那股自信和不服输的劲头那一刻迸发了——如果能证明靠农业致富不是空想,相信会唤起离开土地的农民回归农业。于是,他把目光瞄向果木生态种植。
2003年9月,他开始了自己的果树种植事业。他选择将创办的合作社放在老家有三重考虑:一是老家素有种植果木的传统,土质较好;二是距离市区近,发展生态采摘有得天独厚的便利;三是他从小生活在这里,和乡亲们好沟通,回乡开发农业,为乡亲们提供就业机会,也是对家乡父老乡亲的回报。
科学种植唱山歌
2011年开始,他在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引进了一批新品种,渐渐淘汰了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果木品种,先后发展夏黑葡萄、优质桃、红富士苹果等几十种名优果品。目前,他的合作社林果种植面积达500亩。特别是在优质桃发展方面,他做活“季节”文章,巧打“时间差”,种植不同品种的优质桃,早有油桃、蟠桃,晚有蜜桃、黄桃等,品种有10多个,一年四季让优质果品占领了市场,赢得了销售先机,鼓起了钱袋子。
科学管理是丰收的关键。他高度重视果木的品质,通过到外地考察,学习最新经营理念,掌握市场前沿动态,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先后聘请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专家教授到果园实地授课,为自己的生态园走上丰收大道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他购置了打药车、秸秆机,严把技术管理关,引导技术人员采用优化配方施肥和测土施肥技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打造了绿色放心品牌,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果木“土专家”……
生态农业谱田曲
果实红、鹅鸭欢,生态农业促增收。在生态园里,几百只鹅、鸭和土鸡在树下的草丛里自由觅食。“林下散养的鸡以青草、落下的果子和虫子为食,因为绿色无污染,所以每只卖到100元,在餐厅深受客人喜欢,鸡粪、鸭粪也可以促进果木生长,简单不费工,而且实现双赢。”李建设介绍。
如今,除了种植和养殖,他还发展生态采摘,果园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梯次上市的布局,并积极推广桃树标准化管理技术,使优果率在70%以上,吸引了市民前来采摘游玩。目前,他的生态园桃子以个大、色艳、汁多、味甜受到消费者青睐。
“只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农民一样会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他说。为了帮助更多的乡亲发展林果种植,他无偿为乡亲们提供技术帮助,并成立了合作社,带动5户群众共奔富路。在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后,他意识到关键要打通销售渠道。他积极引导合作社走订单农业之路,与几家超市建立合作关系,长期保价收购。
在缕缕桃香中,已经投资600多万元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李建设描述了新的发展梦:采取“公司十专业合作社十农户”的经营模式,辐射全村,将合作社发展到千亩规模,带动更多农户致富,让老家真正变成林绿、果美、人富的世外桃花源。
责任编辑:zwj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