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号】端午节的由来
摘要: 河南省驻马店实验小学 六(2)班 龚怡霏 指导老师:魏玉玲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河南省驻马店实验小学 六(2)班 龚怡霏 指导老师:魏玉玲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很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我国的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是我国很隆重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要吃粽子和熟鸡蛋,还要赛龙舟。儿童要用五彩丝线系手腕戴香包。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屈原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有名有爱国诗人,写出了《楚辞》、《天问》等不朽诗篇。但由于奸臣的阻挠破坏,他的政治主张难以实现。传说屈原在流放途中听到楚国灭亡的消息,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汨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他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从此,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时人们还要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插或悬在门上。菖蒲是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插在门口可以避邪。相传这个习俗也与纪念屈原有关。汨罗江畔的老百姓至今还流传着"五月五日午,屈公骑艾虎,手持菖蒲剑,驱魔归地府"的民谣。还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等。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国粹的端午节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dr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