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调整同业业务 监管定调稳妥“去杠杆”
摘要: 在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下,银行也在主动调整其同业业务。根据主要上市银行的一季度资产负债表,多家银行的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呈现收缩迹象。 记者注意到,前一段时间
在逐渐趋严的监管环境下,银行也在主动调整其同业业务。根据主要上市银行的一季度资产负债表,多家银行的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呈现收缩迹象。
记者注意到,前一段时间,银监会已发布多个文件,力促过去几年中快速扩张的同业业务回归理性发展,与此同时,监管层也表示会稳妥推进监管行动。
业内专家分析称,监管层力促同业业务资金链缩短和控制同业业务规模十分必要,而控制好节奏也是十分重要的。
银行同业资产、负债有所调整
记者梳理了17家主要A股上市银行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末的资产负债表发现,多家银行的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呈现收缩迹象。
在资产端,同业资产包含存放同业款项、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三项。数据显示,11家银行的存放同业业务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浦发银行的存放同业、拆出资金业务规模,相比去年均减少了30%以上,买入返售业务规模更是减少了87.04%。招商银行的存放同业、拆出资金以及买入返售业务都同比下降41.7%、12.06%、58.95%。中信银行的同业存款同比也收缩了51.83%,买入返售同比下降达82.88%。
在负债端,同业负债包含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以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三项。数据显示,有13家银行的同业存放、卖出回购均呈收缩趋势。其中,招商银行同业存放同比下降36.19%,光大银行同比下降30.02%,农业银行同比收缩25.58%。
非理性扩张显风险 监管亮剑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央行推出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即MPA,而从今年第一季度起,央行开始按季度考核金融机构。由于MPA考核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受其影响,今年一季度一些银行开始主动调整同业资产和负债的结构。
而MPA考核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影响或将持续下去。目前,同业存单尚未被纳入央行MPA考核广义信贷中的同业负债范畴,但业内人士分析称,未来该指标很有可能被纳入到该考核指标之内。
过去一两年,银行间市场资金成本一直持续偏低,银行同业业务主要采取加杠杆、期限错配和主动创造负债等方式进行套利,金融机构之间还形成了嵌套多层的同业套利链条。董希淼告诉记者,同业业务过快扩张的风险在于:一是其风险相对隐蔽,比如有些同业资金的投向比较模糊;二是传染性强,因为同业业务是银行对银行或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旦出现风险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体系影响较大;三是近几年银行同业资金空转现象比较严重,也就是所谓的“脱实向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今年4月份后,银监会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文件,多次强调了同业业务的风险以及对其的监管。4月初,银监局发布了6号文《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加强风险监测”,将同业业务纳入流动性风险监测范围,降低对同业融资的依赖度;并着重提出“整治同业业务,加强交叉金融业务管理”,例如新开展的同业投资业务不得进行多层嵌套,表示在同业业务上要“做实穿透管理”。随后,银监会发布7号文《关于切实弥补监管短板 提升监管效能的通知》,提出“六个强化”。其中在“强化非现场和现场监管”中强调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提升现场检查针对性、加强现场和非现场的协同,加大了对同业业务的监管和检查。另外,银监会在46号文《关于开展银行业“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专项治理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针对同业、投资、理财等金融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力求把握节奏力度
事实上,在引导同业业务合理发展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充分考虑了银行业的实际风险以及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以稳定市场与合法合规的经济发展为首要目的,稳妥推进监管行动。
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此前表示,银监会前期出台的金融政策,在指导思想和目的上是要“开正门、堵偏门”,所有的监管制度和规定都不是限制业务,只要是依法合规开展的业务,都受到鼓励和支持;但对于不合规经营、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市场稳定的,银监会将决不手软。
董希淼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银行单纯靠吃利差来实现发展比较困难。因此,近几年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同业业务资本占用比较低、收入比较高、相对比较灵活、约束相对少一点。很多银行利用同业业务作为转型的着力点和增长点。
“监管层对同业业务进行监管,力促缩短资金链条和适当控制发展规模都是非常必要的。在监管中,更应控制好节奏、把握好力度。”董希淼说。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