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泌阳县

菌业大县“嬗变”记

2017-03-30 08:16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y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菌业大县“嬗变”记 □晚报记者 周心放 通讯员 冯华豫 张毅伟 文/图 泌阳的香菇生产,从1990年从福建古田引进袋料栽培开始,在盘古大地上走过了27年的

菌业大县“嬗变”记

 

□晚报记者    周心放 通讯员     冯华豫   张毅伟   /

pengjm170315.jpg

 

泌阳的香菇生产,从1990年从福建古田引进袋料栽培开始,在盘古大地上走过了27年的风雨历程。

27年来,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睿智和领导,经过科技人员和广大菇农的共同努力,泌阳香菇生产由零星种植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泌阳也由此成为闻名全国的菌业大县。其间,他们创造了被专家誉为 “中国香菇史上第三次革命”的“泌阳模式”, 近年研发的“多品发展,四季种植”又从内涵和外延上把泌阳香菇再次推向辉煌。尤其是在招商引资大潮中,多家菇业深加工项目的引进,拉长了香菇产业的链条,为泌阳菇业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南菇北移第一人

我国的袋料香菇生产,先后经历了“上海模式”(木屑压块)和“古田模式”(菌筒法栽培)两个发展阶段,香菇产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产品质量不高,商品价值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为此,我国食用菌专家多次呼吁:提高香菇质量,是今后科研攻关的重点。

这道难题竟被泌阳县一位青年农民解开。这位青年农民叫祁建勋,家住泌阳县古城街道祁庄村。改革开放初期,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先是靠养长毛兔、种木耳在村里率先致富,后来瞄上了福建古田的香菇。福建农民用塑料袋装锯末种植香菇,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富了一方群众。祁建勋从福建回来后,就学着古田的方法种植,可因为气候上的差异和技术上的原因,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祁建勋没有灰心,继续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2月,祁建勋培育的24袋吊袋菌种终于长出了花菇。其后,祁建勋又利用棚内控温的办法,解决了自然温度带来的难题。这年秋天,祁建勋利用这种方法种植香菇,收入4万多元。

南菇北移首次取得成功,引起了国内食用菌专家的高度重视,他们纷纷前来考察论证。专家们称这种独特的香菇种植方法为“泌阳模式”、“中国香菇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并授予祁建勋 “南菇北移第一人”之美称。

富民第一工程

推广香菇种植,造福全县人民,是泌阳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共识。

经多次组织人员到山东、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和反复调查论证, 1994年初,泌阳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香菇生产定为全县“富民第一工程”。

然而,一张蓝图,要变成现实,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于是,泌阳县成立香菇开发领导小组,书记、县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县与乡、乡与村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把香菇生产作为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每个干部的工资、职务的升降挂钩。全县8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下乡定点帮一个村民组,带两户农民发展香菇,开展“帮一带二”活动。此外,要求每个副科级以上干部从工资中支付1000元,扶持帮带对象,年底统一验收,奖罚兑现。

县委、县政府接连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以文件形式固定下来。凡来泌阳投资或投入技术发展香菇的客户,县职能部门在户口、住房、占用土地、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方便,并给予物质奖励,对于外地来泌阳收、运香菇的大小车辆,县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一律免检,为发展香菇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短短几年间,香菇生产在泌阳县形成了大气候。据泌阳县食用菌开发总公司统计,到1998年春季,泌阳县从事香菇生产、销售的农户达5万户,种植袋料香菇3000多万袋,产品远销25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家和省食用菌专家称为“中原香菇生产第一大县”、“山区扶贫开发第一支柱项目”。

人才辐射海内外

香菇种植启迪了泌阳人的聪明才智,造就了一批香菇种植专家。随着泌阳县香菇种植规模的日益扩大,香菇科技人才成了“香饽饽”。全县百余名种菇大户先后被全国各地高新聘请,羊册镇农民安黎明等40多人还受聘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做香菇技术指导。

泌阳县郭集镇青年农民康先照的香菇生产基地达20多亩,他还创建了集制种植、加工和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康佳菇业公司,带领200多户农民靠种植香菇脱贫致富,年收入逾百万元,成为泌阳县最早种植香菇的“四大王”之一,被省科委及驻马店市委、市政府授予“星火带头人”荣誉称号。

1998年初,康先照把目光瞄向了国际香菇销售市场,他要为全县菇农架起一座香菇飘扬过海的“菇业金桥”。他先后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受到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康先照组建的菇业跨国公司当年投入运营,泌阳县香菇通过这座“金桥”走向了世界。

方兴未艾深加工

栽下梧桐树,凤凰翩翩来。2006年,河南三明食品有限公司在产业集聚区安家落户,这是泌阳县引进的首家食用菌加工外商独资企业。该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币,专门从事食用菌的深加工,产品有花菇酱、复合调味料等。该公司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畅销全国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

接着,泌阳通达食品有限公司、尚佳食品有限公司、泌阳县鑫发食用菌有限公司、驻马店麦力克食品有限公司也分别于2008年至2012年纷至沓来。泌阳通达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以加工出口干制食用菌为主,年加工出口香菇1000吨,产值1.2亿元,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目前,泌阳县以亿健食品、三明食品为龙头的食用菌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依托泌阳传统种植技术优势和丰富的食用菌资源,建成食用菌加工出口企业3家。不久前,泌阳县政府又同湖北炎帝农业科技集团和西峡农业生态园分别签订了食用菌产品种植、研发、深加工协议,投资兴建河南盘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中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个亿元以上项目,泌阳食用菌现代化种植和深加工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

通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科技人员、广大菇农的不懈努力,泌阳真正实现了由香菇零星种植到菌业大县、由传统种植到机械化生产、由保障内需到出口创汇的巨大嬗变。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