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保险之窗 行业要闻

保监会调整折现率曲线 保险业将释放会计利润

2017-03-23 15:37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原标题:保监会调整折现率曲线 保险业将释放会计利润一项影响到保险行业利润表现的会计规则在今年起实施。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日,保监会对保险合同负债评估的折现率曲线进

原标题:保监会调整折现率曲线 保险业将释放会计利润

一项影响到保险行业利润表现的会计规则在今年起实施。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日,保监会对保险合同负债评估的折现率曲线进行了调整,让保险公司2017年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出会计利润。

释放一定会计利润

据了解,这份名为《中国保监会关于优化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适用折现率曲线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已于近期下发到各保险集团、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折现率是决定保险公司计提风险准备金的直接影响因素。折现率越高,保险公司对保险合同负债需要的准备金会减少,反之,当折现率下降,准备金需要计提得更多,才能满足对保险合同负债的需求。一家保险公司需要计提的准备金越多,相应的,这家公司能留下的利润就越少了。

新规对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所使用的折现率曲线组成部分,基础利率曲线和综合溢价,分别作出了优化和调整。

《通知》将基础利率由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变更为按不同时间期限划定的三段曲线: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20年以内)、终极过渡曲线(20年至40年)和终极利率(40年以上)。

综合溢价的确定可以考虑税收、流动性效应和逆周期等因素,溢价幅度最高不得超过120个基点。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认为,三段式折现率曲线的划分将有效提高折现率,减少准备金提取,释放利润空间。尤其是对保障属性较强、保单期限较长的大型险企而言,整体折现率将有所上浮,准备金计提降低,进一步释放利润。

“释放利润是一定的,但是能释放多少,还取决于每家公司将根据自身业务情况,通过调整综合溢价来实现,所以这个规则对每家保险公司的影响都不一样。”一位保险公司总精算师对记者表示。

自今年开始实施

随着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保险公司根据规则,必须增加风险准备金的提取,这是2016年保险行业整体利润下滑的一项重要因素。

数据显示,2016年保险全行业实现净利润接近2000亿元,较2015年同期的2800亿元大幅下降,且低于2014年的2047亿元,是自201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的趋势。

调整后的折现率曲线将从2017年1月1日起适用于保险行业。这意味着,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行,令保险行业持续抬高准备金提取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

现实中,利率继续下行的风险也确实在解除。近期长端利率的反弹,利率曲线下滑的隐忧得以缓解,调整会计政策的时机到来。

一家保险公司人士表示,“如果这一政策在去年执行,会更受保险公司的欢迎,但是也会减少行业风险准备金的总量。今年在这个时间窗口调整规则,对一些公司的价值仍然很大。从中期看,低利率环境还会持续,新规之下保险公司能更好的调整和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和利润表,不至于让行业利润下滑得太多。”

根据华泰证券测算,若今后国债到期收益率水平维持在当前水平,至2018年底利率下降对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不利影响消除。调整后,准备金折现率将整体提高,进一步抵消前期利率下降的负面因素,平滑利率周期,提前释放板块基本面改善的积极信号。

上市公司中,去年普遍出现了因为投资收益下降、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基准收益率曲线变化而导致利润下降的情况。中国平安(601318,股吧)2016年报显示,会计估计的变更减少了公司289亿利润,中国太保2016年前三季度减少了62.07亿元,中国人寿在业绩预减公告称预计2016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5年同期下降40%至50%,新华保险预计2016年度净利润减少45%左右。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