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拂过满目春
——西平县城市建设创新发展走笔
摘要: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胡军华 文/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万亩海棠迎春开放。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千年古县,嫘祖文化、冶铁铸剑文化的发祥地。这是一座区位优势、交通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胡军华 文/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万亩海棠迎春开放。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千年古县,嫘祖文化、冶铁铸剑文化的发祥地。
这是一座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的魅力之城,中国绿色发展十佳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城等荣誉,彰显着西平人的开拓与奋进。
这是一片浪潮奔涌、百舸争流的滚滚春潮,在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城市建设理念的引领下,西平县加大投入、拉大框架,完善基础、提高品位,一幅幅记载着西平跨越式发展非凡成绩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把抓城市建设管理作为“一发动全身”的重要举措,顺应民意,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一股加快城市建设的热潮在天中大地滚滚涌动。
西平县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决策,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从炒热思想、统一认识入手,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四个班子会、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40多场次,短时间内统一了全县上下的思想,凝聚了加快城市建设的共识。随后,成立了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组长的领导组织,召开了高规格的四城联创动员会、城市建设动员会,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大潮迅速掀起。
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高度关注西平县城市建设的发展。市委书记余学友莅临西平,并为西平城市建设发展谋划定位,提出了“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要求”,明确思路、方向;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多次来到西平,对西平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就城市建设如何提质、提速、提效提出了具体要求。
领导的关怀化作成为助推西平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座建设精细、个性突出、景观优美的新西平渐行渐近,一张更加高品位的城市建设蓝图也在西平决策者们脑海中酝酿——
聘请国际一流设计院,按照打造“花海旅游新城”,着力建设驻马店、漯河两市之间特色化、休闲化、人性化的中心城市的理念,高标准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
城东南规划建设面积14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重点打造以服装研发生产、畜牧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产城融合区;城西北规划建设面积27平方公里的城西新区,重点打造宜学宜居宜业的慢节奏舒适生活区;中部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质提升。
二
西平县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检验社会治理能力和党员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强力推进。2016年以来,全县共启动城建项目53个,总投资57.35亿元。认真落实县处级领导干部分包重点项目工作责任制,定期深入分包单位进行督导;抽调100名优秀年轻干部脱离单位,充实到重点工程建设中;县委书记聂晓光等县领导率先垂范,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起早贪黑、栉风沐雨,深入施工地点督导调研,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程进度。
西平广大干群心中的热情也被点燃,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掏劲干。各街道办事处和部门也都主动作为,创新开展工作,全力配合,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各个施工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科学施工,加快进度。这些重点工程识民心、顺心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他们主动配合,签订拆迁协议,并做好其他拆迁户的思想工作,保证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顺应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加大路网升级改造力度。启动实施了道路、桥梁、游园、广场等一批市政工程、民心工程项目,新城区7条道路、产业集聚区6条道路和经贸路东段、东环路、北大街等道路全面开工建设,西平大道、凤鸣路、新洪路、北大街跨河大桥正在实施,互联互通的交通路网体系日益完善。
顺应民心心意民愿,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背街小巷脏乱差暗的问题,投资5000万元大力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并进行了精细硬化、亮化、净化、绿化、美化。仅2016年下半年以来,就整治背街小巷300多条,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现象,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点赞。
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开展“两河”生态治理。把小洪河、引洪河“两河”沿岸建成集防洪、生态、景观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公园,工程总投资约17亿元,工期3年。工程完工后将成为西平城区的安全屏障、生态大堤、生命廊道,为居民提供一个风景秀丽、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使群众充分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
建设海绵城市,推进“四河三湖”综合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着力保护好水源,打造沿河、沿湖景观带,植树护坡休闲观光。加快推进“两河”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以海棠为主要树种,种植好绵延两岸11公里的海棠花海,把西平县城装扮成花的世界,提升西平知名度、美誉度。南护城河长期以来河道淤塞、环境很差,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重大决策,多方筹措资金对南护城河进行彻底整治,为居民提供了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
提升城市形像,实施城区“亮化”、“绿化”。在“亮化”工程中,以西平大道为轴带,以洪河沿岸为节点,东西连贯,带状辐射,形成了一道靓丽的中心城区景观带。在“绿化”工程中,投资2亿元,对产业集聚区、新区、107国道进行全面绿化,目前高标准的设计方案已经完成;投资4亿元的中华嫘祖海棠苑目前正在建设。
目前,西平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1201.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已达248.4公顷、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7.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10.3平方米,实现了城区道路绿化有特色、广场绿化有内涵、公园绿化有文化、小区绿化有精品的绿化成果。
三
在城市硬件不断改善的过程中,城市的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走在街头巷尾,人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西平发生的变化: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热心公益的志愿者、随处可见的文明标语……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只有通过全覆盖、全天候、精细化、规范化的智慧城市管理,百姓生活才更舒适;只有管理人性化,才能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和幸福程度。
西平县坚持靠管理提品质、向管理要形象,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把管理责任落实到一区一片、一草一木。
借助城市建设扩容提质的契机,西平县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增加环卫设施投入,不断完善机关单位路段包干责任制和街道门面“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行机关干部每周二、周五下午义务劳动制度和路长单位分路段执勤制度。
西平县还大力开展对乱停、乱摆、乱放、乱占等行为的综合整治,做到城市垃圾日产日清、城市卫生整洁干净、城市秩序规范有序。
同时,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服从城市管理、参与城市管理,实现了城市管理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同步提升。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一个“显山、露水、彰文、宜居”的新西平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树立了西平城水共生宜居的新形象。
城市美了,品位高了,城市改变了,赢得了满城百姓的喝彩。一座颇具现代气息的花海旅游新城,正在天中大地悄然崛起!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