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当代文化 戏曲

“杠天神”将走向何方

2017-03-03 08:5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年近八旬戏曲传承人刘敬州:“杠天神”将走向何方□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 通讯员 赵学风 文/图“今年来了三年整,身边缺少小儿郎,公爹见了噘着嘴

年近八旬戏曲传承人刘敬州:

“杠天神”将走向何方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    通讯员   赵学风    /

“今年来了三年整,身边缺少小儿郎,公爹见了噘着嘴,婆母见了脸黑桑……”春光明媚的早上,在新蔡县佛阁寺镇梅楼村吴岗村民组,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吃罢早饭的刘敬州老人在见到记者后,一时兴起,当即哼唱了一段杠天神剧目中的主打戏——《张郎休妻》

今年79岁的刘敬州,是“杠天神”的第三代传承人。自从十多岁开始学唱“杠天神”以来,他已同这个民间稀有剧种结下了60多年的不解之缘。他所哼唱的《张郎休妻》,不仅是杠天神剧目中的主打戏,而且是能够唱红豫皖接壤地区百年不衰的压轴大戏。

reny17036.jpg 

爱心人士给“杠天神”传承人送来爱心棉衣。

一布袋的获奖证书

记者走进刘敬州的小屋,发现他的小屋内是那么贫寒。除了一张床、一台电视机、一个蒸饭锅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刘敬州说,这几袋花生是儿子家的,刚从地里抢收过来的,是留的来年的花生种。

当记者问起“杠天神”,刘敬州的眼睛忽然变得有神起来,嘴角也流露出会心的笑意。那一刻 ,我们才真实地感受到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与“杠天神”之间不可分割的深厚情感,也真正体会到这位老人从内心深处对“杠天神”是多么情有独钟。

说话的当下,他从小屋的后墙上取下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着一本书、一个证书、一张合影照 、一枚奖牌、一条绶带,这些物品全是刘敬州到省、市参加杠天神展演取得的荣誉。很显然,时过多年,这些荣誉已经成为他一生最珍贵的财富了。

说话间,从新蔡县城赶来看望他的外甥女谢缘缘,给姥爷刘敬州送来了刚买的棉衣、棉鞋等过冬物品。这时候的老人情绪有点激动,他穿着新买来的衣服,让我们忙个不停地给他拍照。在一大堆荣誉证书面前,一生辛劳付出的老人也想让自己的形象变得光鲜些。

从小拜洛阳一位知名艺人学艺

正午的阳光,暖暖地照射着老人的小屋。刘敬州从屋里搬个椅子出来,坐在冬日的暖阳里 ,开始饶有兴趣地给记者讲述着三代传承人与“杠天神”之间的动人故事。

刘敬州说,“杠天神”讲的是灶王爷与灶王奶奶的故事,在新蔡、正阳及豫皖交界地带比较流行 。至于“杠天神”什么时间来到佛阁寺镇吴岗的,还颇有一番来历。他说,吴岗“杠天神”的第一代传人 ,是一位来自“东北乡”的老人,人称周瞎子。

民国初年,民不聊生,周瞎子逃荒到吴岗。穷途末路,饥饿难熬之时,周瞎子得到吴岗村民的热心帮助。虽然村民们也不富裕,但总会有人给他点吃的,帮助他渡过难关。 周瞎子很感动,长年颠沛流离,终于能够吃饱饭。

为了报答乡亲们,周瞎子就趁大家空闲时,给他们唱上一段小戏,娱乐一番。周瞎子的小戏,吸引着刘敬州的父亲刘志明。刘志明当时在佛阁寺也算小有名气,善于跳“灯出子”。听了周瞎子的小戏,刘志明觉得好听,就缠着周瞎子不断地唱给他听,听着听着就迷上了,就要求跟着周瞎子学唱这种小戏。

周瞎子在老家洛阳本是一位知名的艺人,因家乡遭水灾逃了出来,孤苦伶仃,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演戏。他正想建一个戏班子,搭台演戏。见父亲刘志明有兴趣学,周瞎子就开始教刘志明及其他想学的孩子。后来周瞎子离开新蔡,刘志明就在跳“灯出子”时唱这种戏。唱着唱着,刘志明偶然见到一本叫《张郎休妻》的手抄戏本,与周瞎子所教的曲调一致。琢磨之后,刘志明便把戏中的各个角色分配给学过的人,开始组建了戏班子。

《张郎休妻》是“杠天神”的压轴大戏

刘敬州说,父亲刘志明的此举奠定了新蔡杠天神戏的发展基础。在不断的演出中,吴岗的“杠天神”逐渐闯出了名头,前来邀请、写戏的人逐渐增多。

最辉煌的一次是1938年在安徽临泉迎仙镇的演出,那次演出共邀请了四个戏班子,有曲剧、 豫剧等。在一块空旷的广场上,四个班子各占一角,一起唱对台戏,看谁能唱过谁。相比较其他剧种动辄数十人而言,“杠天神”的演出阵容是最寒酸的。

当时剧团有句俗话叫“七忙八不忙”,意思是如果只有7个演员,演出时可能比较忙活一些, 但如果多加一个达到8个人,就比较轻松了。这也正是“杠天神”的特点,“一副挑子两箩筐”“ 省行装来省戏装”,“杠天神”的演出道具非常简单,一副挑子两个箩筐就可以赶场;有时演出来不及换装或衣箱不齐备时,只需要说一句“慌里子慌张,换胡子不换衣裳”,就可以换个髯口(胡子 )演另一个角色了。

那时的演员再加上几个烧饭打杂的,“杠天神”的阵容不过10多个人。但在迎仙镇演出时,丝毫没有落下风,相反还一下子把其他三台戏的观众拉了过来。就因为群众的偏爱,刘志明对杠天神戏更加偏爱了。那个时代的戏班子常演出《张郎休妻》,就是灶王爷张景玉休灶王奶奶的故事。

刘敬州说,在封建社会,妇女的地位极为卑贱,在家中除了受婆婆的气之外,还要受丈夫的气。她们看了《张郎休妻》,感同身受,极易产生共鸣,联想到个人的命运。他父亲刘志明就是反串灶王奶奶郭丁香的,因为演郭三姐太投入,经年累月,他哭瞎了眼睛,后来改为打鼓了。

《张郎休妻》就这样成为“杠天神”的压轴大戏,也是他父亲刘志明那个年代戏班最拿手的大戏。刘敬州听父亲讲,《张郎休妻》这出戏一共二十三折,在安徽迎仙镇演出时,不改戏,不重复 ,每天上下午各一场,一直唱了一个月零三天才唱完。

命运多舛的“杠天神”

“杠天神”又名“唱天神”“灶爷卷”,是流传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东南部新蔡县、正阳县和豫皖接壤地区的一个地方剧种。由于该剧种生活气息浓郁,唱腔曲调富于口语化,特别是方言俚语的运用,让人们感到朴实、亲切。因此,曾一度非常流行。

“杠天神”剧从民国初年形成,到解放前夕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戏班经常在农村庙会演出《张郎休妻》《站花墙》等剧目,其中《张郎休妻》一演就是一个月零三天。同时,也涌现出一些知名艺人,如刘志明、刘祖义、王凤兰、白妮、小精、王道德、王道英、刘敬州、刘敬义、刘敬荣、康元良等。

1941年,杠天神戏班班主刘志明因演《张郎休妻》中的郭三姐把眼哭瞎,改为打鼓。为了壮大队伍,1945年,刘志明在附近村庄招收了一批学员,由他传授杠天神剧《张郎休妻》上半部。

由于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梆剧、曲剧大戏剧种的盛行,加之该剧种老艺人相继去世和不善于博采众长、以丰富自己,只是在豫皖交接地区偏僻的乡村演出,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致使该戏班生存越来越困难。

1947年,剧班宣告解散。 直到1987年开展《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的编篡工作,这个久已衰败的剧种才被发掘出来。

“杠天神”将走向何方

1987年,时任新蔡县文化局艺术股副股长的龚国强找到刘敬州,消失数十年的“杠天神”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说起“杠天神”的东山再起,刘敬州感到颇有戏剧性。他曾听人说,当时河南的一位领导,老家是安徽的,从小就是听“杠天神”长大的,曾问文化部门相关人员,现在还能找到“杠天神”戏曲吗?新蔡县文化局工作人员找了很久,才打听到了刘敬州。而在吴岗村能唱“杠天神”的,除了刘敬州外,还有吴根荣和梅泽运。后来,他们曾组织过演出,得了不少的奖,还组织了部分年轻人学习 ,但学着学着都不学了。“没有人再学了,我们只能沤烂到肚子里,我们死后,‘杠天神’也就完了。”刘敬州说。

在刘敬州的记忆里,“杠天神”有着鲜活的形象。实际上,在新蔡县一带,包括整个豫南皖西一带的民间,都会通过“杠天神”仪式开展祭神活动,这种仪式由“杠天神”仪式和“杠天神”戏两部分组成。

刘敬州说,杠天神戏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不用弦子。“你用弦子拉不住”,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剧种的一个地方。它的伴奏乐器都是硬打击乐器,如大锣、小锣、大镲、鞭鼓、梆子、吊板等。

临别时,刘敬州发自内心的一句话至今还萦绕在记者耳畔:“为了不让‘杠天神’失传,近两年我一直让两个上大学的孙女帮忙写《张郎休妻》剧本。三玉会诗、请红娘、算卦、迎门打等 一折折小戏终究会被写全的,但即使剧本写出来了,还是没有人愿意学‘杠天神’。”

200410月,河南省首届民间传统优秀戏曲会演时,市、县文联领导专程到佛阁寺镇梅楼村北吴岗村,又一次考察、走访了“杠天神”老艺人刘敬州等人。通过一番思想工作,重新激发起“杠天神”老艺人复排该戏的决心和信心。

20062月,“杠天神”剧种《张郎休妻》演出剧照和演出录像,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成果展览”中进行了展出、展演,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现场观看。

20061125日,刘敬州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经验交流会暨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表彰大会,并被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目前,河南省已批准 “杠天神”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绝响的“杠天神”有了重振雄风的希望。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