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人物

记抗美援朝老兵耿长清

2017-02-10 09:2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工兵排雷是模范子孙满堂享晚年——记抗美援朝老兵耿长清□晚报记者 王莹 文/图开篇诗工兵担子重千斤,排雷布雷有窍门。地冻天寒身瑟瑟,男儿报国火热心。 宋

工兵排雷是模范子孙满堂享晚年

——记抗美援朝老兵耿长清

□晚报记者   王莹   /

开篇诗

工兵担子重千斤,排雷布雷有窍门。

地冻天寒身瑟瑟,男儿报国火热心。

jish170217.jpg 

宋三星和耿长清(右)在拉家长。

春节前夕的一个午后,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记者沿着去往上蔡县黄埠镇的道路前进,目的地是黄埠镇境内一个叫狮子口的村庄。

狮子口村一农户门口,一位老人在午后的暖阳下清理着杂物,老人的身旁,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叽叽喳喳,有的帮老人扫地,有的帮老人倒垃圾,老人苍老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近处,一棵棵大树挺直身板,抬起头,密密麻麻的枯叶里穿过一丝丝日影。远远看去,这些大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

这位老人叫耿长清,1929年出生,1950年入伍,是0979部队0127师工兵营的一名战士。他参加过抗美援朝,今年88岁,是记者这次采访的对象。

“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外面冷,快进屋。”采访车停到院门口,记者下车说明来意后,耿长清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屋。欢闹的孩子平静下来,瞅着记者手中的相机,在门口探头探脑,瞪大眼睛稀奇地观察着屋里的动向。

“大爷,我们想听您讲述一下朝鲜战场的事儿,您还能记起来吗?”宋三星问。宋三星是黄埠镇周庄小学的教师,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他对耿长清的事情很了解,是他热情地带领记者找到了耿长清的家。刚坐下,宋三星就和耿长清拉起了家常。

“记得,我这辈子都忘不了。”耿长清打开了话匣子。

20岁之前我就是个农民,一直在家种地。21岁那年,听说朝鲜战争的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为了保家卫国,我毅然报名参加了志愿军。”耿长清说,19518月,他作为工兵连的一名战士跟随部队到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进行集训。

“我们和侦察连、通讯连的战士一起训练,一个连有120人。200米射击、万米赛跑,我都是第一名。当时,因为业务成绩突出,领导还给我放了3天假。那个时候,这可是很大的荣誉呢。”耿长清自豪地说,“虽然我没立过战功,但我当过模范。”

“一天能挖七八个地雷”

几个月以后,部队结束训练,从满城县一路往北,经过安东市过江后到达朝鲜新义州龟城抗美援朝战场。

“作为工兵,我们的任务是修桥、修飞机场、补路、挖地雷。”耿长清告诉记者,挖地雷看似很简单,其实里面大有学问。第一步,先要探测地雷。工兵对可疑地带凭肉眼观测后,或者用扫雷器或者用刺刀等简易工具小角度插入泥土试探。第二步,拆雷。工兵必须小心翼翼地刨开覆盖在地雷周围的浮土,然后根据地雷本身的构造,破坏其触发装置。这个过程,原理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异常危险。敌人有时会设置一些“诡雷”,看似普通,其实采用了不同的触发方式,比如有一种雷只要倾斜超过一定角度,就会爆炸。

“我们一天能挖七八个地雷,不知道苦,不知道累,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挖出的地雷越多,我们的部队就越安全。”耿长清告诉记者,一个雷最多挖七八分钟。他们练就了一身本领。为了保证军队正常通车,除了挖地雷外,他们还要埋地雷、修桥修路修飞机场。

“挖地雷是挖敌人埋下的地雷,埋地雷是为了炸敌人。”耿长清说,埋地雷的坑要挖55厘米深,一个大地雷重5公斤左右,一个小地雷重两三公斤。一般来说,每次就数耿长清挖的雷多。

“有一次敌军的120架飞机和我军的120架飞机在空中对战,双方作战时,我们就趴着不动。敌人还出动7架轰炸机对我军进行轰炸,所到之处炮火连天,狼烟四起。”正如耿长清所言,记者查阅资料发现,195212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龟城地区与美军进行了残酷的战斗。

肩挑石子石灰

“路坏了补路,桥断了修桥,哪儿坏了上哪儿修。” 耿长清说,他和战士们不分昼夜地干,没有推车,石子、石灰这些修路的材料他们从头到尾都是用肩挑的。

“我进部队的时候发了三双鞋子,战争结束回来的时候鞋子还舍不得扔。” 耿长清说一双皮鞋、一双解放鞋、一双单鞋都是部队发的。

他们的脸是脏的、衣服是破旧的,意志和信念却是无比坚定的。

“当时带领我们的是一个姓郭的指导员和一个姓石的排长。我们累了就地休息,饿了就野炊,衣服就背在身上。没有帐篷,下雨的时候,战士们穿着雨衣露宿。天冷的时候冻得受不了,战士们就把身上的大衣裹得紧些、再紧些。”耿长清说,“当地老百姓对我们很好。他们有时候会给我们送来馍、土豆、高粱面,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再苦再累也不怕。”

“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走到哪儿都有人欢迎。” 耿长清说,19537月,朝鲜战争结束,朝鲜人民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中国人民欢迎志愿军回国。

归国的耿长清随部队驻扎到河北省保定市定义县。在定义县,部队又进行了几年的军事训练。

“复员后,作为排长的我又领着30多个知青和70多个军人到新疆吐鲁番支援当地建设。”耿长清说,195671日,新一轮的义务兵开始服兵役,他也随着退伍大军回到了家乡继续务农。

是一位知足的老人

在上蔡县双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记者找到了耿长清的档案。记者看到,耿长清的身体状况一栏里写着“较弱”。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找到我家,给我办理了在乡复员军人卡,开始一个月发8元钱,后来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一个月能领800多元钱,一年还有两次补助,还发医疗费,过年的时候民政部门还给我发米、衣服。我没有得过啥大病,儿女对我也孝顺,我很知足。”耿长清告诉记者,他有3个儿子、3个孙子5个孙女。现在,他与三儿子耿文喜一家在一起生活。农闲时,儿子、儿媳出去打工,他和老伴就带孙子。农忙的时候,儿子、儿媳回来收庄稼,他也能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你看,我和老伴住的房子是儿子去年才盖的。”耿长清说,2015年,三儿子把旧房子推倒盖起了四合院,堂房是5间平房,很是气派。

“都是党的政策好啊!”耿长清知足地说。

一个下午在耿长清清晰的回忆里很快过去了。记者发现,无论耿长清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当他回忆起那段岁月,看着他布满皱纹的脸上自豪的表情和上扬的嘴角,记者知道,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曾经做过军人,是老人一生的骄傲。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