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非典型加息释放中性趋紧信号
摘要:原标题:央行非典型加息释放中性趋紧信号 继春节前上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后,2月3日,即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央行再次上调了7天、14天、28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
继春节前上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后,2月3日,即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央行再次上调了7天、14天、28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各10个基点,至2.35%、2.50%、2.65%;上调隔夜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35个基点至3.10%,上调7天、1个月SLF利率各10个基点至3.35%和3.70%。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货币市场利率的连续上调一方面意味着稳健政策将更加趋于中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央行推动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逆回购、SLF、MFL等操作利率品种的利率锚地位更为凸显,未来央行通过这些利率的调整去影响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分析称,这是央行去年开始的强力去金融杠杆、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政策的进一步体现,与此同时,去年四季度后经济企稳迹象不断延续,数据特别是高频数据的持续向好也为央行提高操作利率提供了时间窗口。另外,市场预期今年年初信贷投放或达到天量,央行此举也有可能是为了抑制金融机构的放贷冲动。
实际上,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由过去的稳健略偏宽松转向,边际收紧迹象明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称,2016年末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货币政策总基调仍是稳健,但强调要保持“稳健中性”,这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内外部形势和主要矛盾基础上作出的重要部署,为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平衡好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过度扩张总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固化结构扭曲和失衡,加之通胀预期有所抬头,部分领域资产泡沫问题较为严重,开放宏观格局下还面临着汇率的“硬约束”和资产价格的“强对比”,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更加中性,更加审慎,更好地平衡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拓展时间和空间。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分析称,央行已经开始加速推进政策利率曲线,基准利率虽然未动,但政策利率已经全面加息。央行利率市场化推进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央行已经释放明显的紧缩信号,不必等基准利率提高。刘东亮也表示,中国正处在新旧基准利率体系过渡进程中,旧的基准利率影响力日益下降,OMO(公开市场操作)、MFL等流动性工具利率影响力日益上升,央行在过往也明确表示会寻找新的基准利率。“因此,央行虽然不是加息,但胜似加息,可以视为非典型加息。”
张晓慧在撰文中也提及,央行正在推动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为主逐步转型,增强价格杠杆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最新的实证检验显示,央行7天回购利率和MLF利率这两个主要的操作利率品种对国债利率和贷款利率的传导效应总体趋于上升。
从市场反应来看,2月3日当日,国债期货方面,10年期债T1703一度大跌1.3%;10年国开活跃券160213收益率上行10.55个基点报4.06%;10年国债活跃券160023收益率上行6.67个基点报3.41%。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