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险要远离 免责项须谨记
摘要: 为了让消费者安心过年,保险公司在开发保险产品方面,没有少下功夫,也确实解决了投保人不少后顾之忧。但是,也有一些披着创新外衣的所谓保险产品,来搭这趟快车,借此
为了让消费者安心过年,保险公司在开发保险产品方面,没有少下功夫,也确实解决了投保人不少后顾之忧。但是,也有一些披着创新外衣的所谓保险产品,来搭这趟快车,借此吸引眼球、聚拢人气,消费者还不得不防。
比如,之前曾有保险公司在春节期间推出“BOSS莫怪险”,主要针对春节回家过年、担心节后上班迟到的职场人士,由保险公司赔付其迟到造成的工资损失;还有“春晚收视率保险”宣称,消费者投保后除了有10万元的人身意外保障外,还能参与春晚收视率竞猜。
此类奇葩保险,看似好玩,但细究起来,风险不小。这些奇葩险大多缺乏历史数据,定价过程存在开发不科学、管控不严格等问题,存在潜在定价风险。另外,也可能会出现赔付覆盖率低等问题,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有博彩的嫌疑。
今年年初,保监会发布了《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指引》,对奇葩险直接“红牌罚下”。监管在上,奇葩险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对消费者来说,也需提高警惕,不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需求买保险。
此外,消费者在投保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保险是否奇葩,还要注意具体某个保险的免责条款,以免得不到应有的风险保障。比如,购买意外险时要注意,有些意外险虽然便宜,但对于攀岩、探险性漂流、潜水、高山滑雪、冲浪等高风险活动免责;在购买车险时,一般保险合同都约定无照驾车属于责任免除,即被保险人如果因无照驾车发生意外,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等等。(经济日报记者 孟 飞)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