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背大鼓走四方 国防故事传万家
摘要: 70岁的涂鸿业是正阳县大林镇涂店村农民。他不仅是一位淮南大鼓书的执着守望者,还是一位国防教育义务宣传员。当地农民称赞涂鸿业—— 自背大鼓走四方 国防故事传
70岁的涂鸿业是正阳县大林镇涂店村农民。他不仅是一位淮南大鼓书的执着守望者,还是一位国防教育义务宣传员。当地农民称赞涂鸿业——
自背大鼓走四方 国防故事传万家
通讯员 范 杰 赵俭雪 胡世宝
“这部书叫长征传,十天半月说不完,明天接着往下演,国防故事你要听,长征精神代代传。”
少年拜师,成就淮南大鼓说书的乡间艺人
所谓淮南大鼓书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最早流行于唐代,盛行于清末民初,最初是人民在劳作间隙,为欢娱就地架起鼓,拿起竹板敲打,一边打鼓、一边打竹板不停地说唱的艺术,后来演变成艺人用双手分别持铜链和竹板伴奏的吟唱形式,主要在淮河以南地区流传。因其唱词朗朗上口,曲调婉转,说唱酣畅淋漓,表演抑扬顿挫,惟妙惟肖,深受淮河两岸群众欢迎。
上世纪60年代,农村没有电,电视和电影还没有覆盖,而具备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淮南大鼓书就成了当地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就在这个年代,农村正处在生活困难时期,13岁的涂鸿业为了糊口,就跟着说大鼓书的艺人学艺。每当说书师傅走村串户,他就跟着背鼓。架好支架,师傅坐场说唱,他就聚精会神地记在心上。18岁那年,涂鸿业就追随师傅一边上场开始说唱,一边潜心研学淮南大鼓书的小曲艺。
老人说,开始学说大鼓书没有工具,他就用破碗敲,用筐子当鼓,手不知磨破了多少回,眼泪不知掉了几箩筐,方能过关上场表演,俗话说:“匠心出艺术,严师出高徒。”到1960年,涂鸿业听过师傅说唱一遍,就能够背得滚瓜烂熟;看过师傅演唱一回,就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从此,涂鸿业与淮南大鼓书结下了不解之缘,16岁便登台献艺,技惊四方,成了淮河两岸说唱大鼓书的乡间艺人。
痴迷说书,走村串户成为“庄稼人的百灵鸟”
涂鸿业老人常说:“艺多不压身,只要艺术精。”为了弘扬淮南大鼓书曲艺文化的精华,他曾多次请教县群众艺术馆的年长师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说唱艺术上,他乐当一名学徒,修炼出独具淮南艺术风格的唱词、唱法;在编辑书帽上,他废寝忘食地自编自导上百部国防故事的书帽段子。涂鸿业说:“这淮南大鼓书,每部书在说唱前都得有一段书帽作为引子。”他说的书帽就是说书前等人到齐的时候垫场用的,常言说得好,编筐贵在编筐口,说书贵在说书帽。涂鸿业在编顺口段子时,特别强调故事要耐人寻味,吸引听众,贵在精益求精,每部书帽都短小精悍、富有哲理,语言俏皮、诙谐幽默,在结束时,他会给听众造成悬念,让听众都想接着听下一段。
上世纪70年代,涂鸿业作为全县民间艺术名人,被县人武部、镇武装部聘请为国防教育义务宣传员,又被全镇中小学校聘为革命传统教育辅导员,还被县群众艺术文化馆聘请为大鼓书说唱团指导。那时候,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少,每季度才轮一次听说书的机会。夜晚,乡村的中心地带,就是在村民集中的村中大槐树下悬挂一盏马灯或点上一个豆油灯,放置一个小木桌、两块铜板、一面大鼓,有时候是他一个人在演唱,有时候他再带上徒弟专门敲梆子。老人的烟袋锅在远处一闪一闪地亮着火星,孩子们围在眼前,都竖着耳朵听唱,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飞虎队》、《雷岗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还有《岳飞传》、《杨家将》、《穆桂英挂帅》等,战斗故事紧扣心弦,历史故事悬念迭起,让老人聚精会神、陶醉着迷,让青年人精神抖擞、拍手叫好,有时候一场下来能唱通宵。
1982年,他在信阳罗山县城里说唱了28场大鼓书后回家没多久,罗山县城有一位老人过80大寿,老人的儿女准备放电影庆祝,可是老人非要请涂鸿业去说书。老人的儿子便开车把涂鸿业接到罗山县城说书。老人拉着涂鸿业的手激动地说:“涂先生,我听了你的20多场书,没有听到结尾,很想接着听,这次你来必须把《岳飞传》说结束再走。”
老人儿女都在外地工作,从没听过涂鸿业说书,当天夜里听了一场,第二天老人的大儿子对涂鸿业说:“怪不得我爸要请你说书,我昨晚听了一场,实在有意思。”本来是三场书,后来他们又增加了四场。
上世纪80年代,涂鸿业除了种地以外,就是被邀请到各个村庄表演。“那时候,来听我说书的人非常多。”涂鸿业说。他从来不讲报酬多少,有时还不好意思收钱,但乐此不疲。有一次,他被人接连不断地请去说《岳飞传》,3个月后才回家。1988年,涂鸿业被县文联推选为正阳县曲艺协会副会长,被县文化馆推荐到“群众曲艺说唱团”当了一名国防教育宣传员。从此,他用大鼓说书的形式,巡回全县为群众演唱国防故事,被当地群众敬称为“庄稼人的百灵鸟”。当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农民报》、《驻马店报》等新闻媒体以《庄稼人的百灵鸟》为题,专门作了典型报道。
老当益壮,他保证每个曲目都有一个国防故事
涂鸿业说:“听众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正是我最高兴、最开心的时刻。”当他高兴时,曾经连续演出18场,每场3个小时,他的嗓子还不哑,听众都夸他是老当益壮不减当年。
有一年,正阳县庆祝八一建军节,举办国防曲艺会演,涂鸿业演了一段《平原枪声》,他自编自演了日本鬼子小队长中村,刻画的日本军官形象轰动全场。当时一位评委激动地站起来说:“啥叫一级演员,涂鸿业就是一级演员。”
上世纪90年代,小小荧屏带来的欢歌笑语飞入寻常百姓家,农村人不知不觉冷落了说书人。听村里王大婶讲:“这几年听老涂说书的都是一些上岁数的留守老人,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爱看电视、拢不齐场子,老涂说书经常坐冷板凳。”针对农村文化娱乐设施基础薄弱、国防教育不足的实际,涂鸿业与时俱进,打基础、补短板,发挥自己说书功底深厚、技艺精湛的优势,因地制宜、因人说唱,他根据不同年龄段和季节开展国防教育。他常说:“种田看气候,说书看场候。”他走到哪里,唱到哪里,活到老,唱到老,他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让淮南大鼓书说唱艺术流传下来,为子孙后代讲好国防故事。”
每一个曲目都有一个国防故事,都有国防教育意义,让人们从中弄懂没有国家强大,哪有小家安全,没有国家兴旺,哪有小家致富的道理。涂鸿业保证教育效果,他的大鼓书中的每个曲目都讲述了一个国防故事,像《铁道游击队》讲的是几个英雄人物在铁道附近抗战的故事。现代曲目《送哥当兵妹妹光荣》是讲述妹妹承担家里生产、孝敬父亲,让哥哥放心当兵、保家卫国的故事,也是一部宣传《兵役法》的好曲目。
如今,涂鸿业年过七旬,老当益壮,他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仍然自背大鼓走四方,把国防故事送到千家万户。他只有一个心愿:“生命不息,说书不止,在古稀之年,要把淮南大鼓书这一中华曲艺文化传承下来,让国防故事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