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专题

驻马店“香包”将走出国门

2016-12-16 08:33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驻马店“香包”将走出国门传播中国非遗文化□晚报记者 王莹本报讯 近日,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腾讯网联合出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的

驻马店“香包”将走出国门

传播中国非遗文化

□晚报记者   王莹

本报讯   近日,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腾讯网联合出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的生活故事》第二辑正式出版发行了。全书采用中英文双语彩色印刷,并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行。河南省驻马店籍青年摄影师张建的作品《八旬老人与茱萸绛囊》组图成功入选该书,将作为全球孔子学院辅助教材,用于帮助海外汉语学习者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

据了解,驻马店市青年摄影师张建的摄影作品《八旬老人与茱萸绛囊》成功入选《中国人的生活故事》(第二辑)《耄耋之年》。

《八旬老人与茱萸绛囊》创作于2014年重阳节。作品讲述的是河南上蔡籍84岁老人张社潜心研究茱萸绛囊缝制技艺,并一心想要将其发扬光大的感人故事。相传,茱萸绛囊缝制技艺起源于东汉,蔡人桓景登高避灾,俗成于晋、唐,盛于宋、明、清时,为天下华人重阳佳节的必佩之物。然而,在文革期间,该项民间工艺技术濒危现状严重,能缝制茱萸绛囊者寥寥无几。

张社在茱萸绛囊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加入现代时尚元素。她缝制的茱萸绛囊做工精细、形象逼真,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006年,茱萸绛囊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摄影师张建运用纪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茱萸绛囊非遗项目传承人张社的生活、工作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片段,感人至深。

作品《八旬老人与茱萸绛囊》对于传播驻马店文化及河南文化,乃至传播中国文化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它也体现了青年摄影师为传承非遗文化、推广非遗文化保护尽自己一份责任的社会担当。

    摄影师张建现供职于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驻马店网、国内多家图片社签约摄影师,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荣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全国首届全民阅读公益海报和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摄影组三等奖、河南新闻奖三等奖。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