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兵张明远忆当年
摘要:倘得此身赴国难硝烟深处皆英雄——抗美援朝老兵张明远忆当年□晚报记者 高琳琳 文/图开篇诗婚约且搁下,战场把敌杀。为国做奉献,丈夫人人夸。今年86岁的张
倘得此身赴国难硝烟深处皆英雄
——抗美援朝老兵张明远忆当年
□晚报记者 高琳琳 文/图
开篇诗
婚约且搁下,战场把敌杀。
为国做奉献,丈夫人人夸。
今年86岁的张明远是胡庙乡郑庄村刘庄人,抗美援朝老兵。当年,张明远为了抗美援朝积极参军,回国后又在部队服役受伤,退役返乡后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昨日上午,记者慕名来到刘庄,采访这位乡邻眼中的抗美援朝英雄。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老人身体硬朗,声音洪亮。一提起抗美援朝战争,老人精神焕发,不但将珍藏了几十年的搪瓷茶缸和一些证件拿了出来,还向众人讲述了他的战斗经历。
张明远在朝鲜战场留念。
张明远珍藏的搪瓷茶缸。
张明远和老伴。
热血青年参军
1931年,张明远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张家人忠厚老实,从不与人结怨。
初小毕业后,张明远一直在家务农。他和发小殷秀英很投缘,两人虽没挑明关系,但都下定决心要永远在一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出兵,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1年初,20岁的张明远和殷秀英刚订了婚。听到乡里的号召后,他在屋里坐不住了。参加志愿军报效国家是他当时最强烈的愿望。担心父母不让自己离开,张明远先和未婚妻殷秀英商量。她性格开朗,是个热血青年,还是村里的妇联主任,有很高的觉悟。殷秀英很支持张明远参军,张明远就报名参了军准备奔赴朝鲜战场。临走时,张明远和县里其他志愿军在确山县政府大院接受县长的“款待”。
1951年1月,报名参军后的张明远随着部队先来到了信阳。提及当时老百姓参军参战、捐款捐物的事,张明远兴致勃勃地说:“那场面极其热烈。一位老大爷让人抬着整头的牛和羊来慰问我们,大家都心潮澎湃,就像歌曲里唱的那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警卫连里的“机灵鬼”
张明远所在的2912部队是空军部队。当时部队培训驾驶员,张明远很想驾驶飞机去打敌人。由于在郑州的体检中身体指标不合格,他就做了空军陆战队的地勤人员。“只要有空,我们就训练。”张明远回忆说,短短几个月,大家都练就了一身本领,接着就接到了奔赴朝鲜战场的命令。
“部队抵达丹东后,连夜行军过鸭绿江。”张明远说。
到达目的地后,张明远做了一名警卫,负责保卫司令员的安全。因为当时部队的名称和首长的名字都保密,他至今也不知道司令员的名字。因朝鲜气温低,部队给每人发了一件大衣御寒,每天张明远就穿着这件棉大衣站岗。
“保卫首长应该是件轻松的工作吧?不用上战场了。”记者询问。
“那可不行,我们白天站岗,晚上还有重要的任务呢。”张明远说,一到晚上,首长会把他们这些老兵叫到屋里,然后安排他们带着新兵到附近的山上挖防空洞。
有一次他带着新兵正在山上挖空洞时,突然听到飞机声,敌军的轰炸机来了。幸好张明远提前让大家准备了一些带树叶的树枝盖在了挖好的防空洞上,免受敌军的轰炸。后来首长知道此事后,夸张明远是个机灵鬼。于是张明远“机灵鬼”的名号就在警卫连里传开了。
枪林弹雨中坚守岗位
到朝鲜的第二年,张明远所在的部队执行了很多任务,每每听到其他战友说又打死了多少敌人,张明远的心里就有些痒痒的。他也想上前线,就去找首长。
“首长,我也想上前线,你批准吧?”张明远央求首长说。“那你现在的任务是什么?”首长问。“保卫首长安全,带领新兵防空,做好一切战斗准备。”张明远回答。
“如果没有后方的支援和部署,我们能打赢敌人吗?”首长的一席话让张明远羞愧得无地自容。
之后不久,张明远就跟随部队参加了战斗。据他回忆,当时的场面很惨烈,因为他们是空军部队,是敌人最想摧毁的目标,所以那些天头顶上的轰炸机就没停过。
虽然没有参加过大的战役,但多次经历枪林弹雨,张明远一次也没退缩过,每次都坚守岗位,圆满完成首长交给的任务。因为出色的表现,他在部队荣立三等功。
夫妻俩同年入党
停战后,张明远随部队一起回了国。很多战友都回了老家,张明远也想回去,可是部队首长不放他,认为他忠诚老实,又能吃苦耐劳,就把他留在了部队。1957年张明远才退伍返乡。
张明远在朝鲜杀敌生死未卜时,在家里的殷秀英也没闲着。作为村里的妇联主任,她一边忙着带领大家开荒种地,辛勤劳作,一边同村里残余的恶势力做斗争。
虽然早已订了亲,但是张明远在部队一直强调自己还没对象,因为一心想报效国家的他担心自己有对象会被部队“照顾”或者提前送回国内。回到国内后,殷秀英给张明远写了一封慰问信,大家才知道张明远几年前已经订了亲。
“你怎么不说实话啊?如果知道你订亲了,我早就放你回家成亲了。”部队首长埋怨张明远,随后就特批张明远的探亲假,让他回乡成亲。
张明远与妻子结婚后,在家休了一段时间的假。归队时,殷秀英劝他在部队里好好干,听首长的话,不能给乡亲们丢脸。两人约定都好好工作,争取早日入党。
在没有通信、没有联系的情况下,张远明和妻子在同一年的7月1日共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安享晚年生活
1957年,张明远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担任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和妻子一起参加家乡建设。半年后,夫妻俩同时被调到市橡胶厂工作。有了孩子后,两人都忙于工作没法照顾孩子,殷秀英就带着孩子提前回了老家,不久张明远也申请返乡照顾家人。
“那个时候,他经常跟我讲在朝鲜的战斗生活,每一次我都听得心惊肉跳。”殷秀英告诉记者,在朝鲜的几年,丈夫没少吃苦,很多时候都是用炒面、小米和着菜汤果腹的,而且回来后双手的冻疮十分严重,治了几年才痊愈。
在朝鲜战场上,张明远只是受了一些皮外伤。他右手有残疾,无法用力。他说这是在部队训练新兵时,一个新兵的枪走火正好从他的手掌上穿过去,治疗后右手基本上使不上劲。没有右手还有左手,张明远改变了20多年的习惯,硬是练成了“左撇子”。
“这么多年我都是用左手干活的。”张明远笑着说。现在,张明远夫妻和小儿子住在同一个院里,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张明远至今都保留着在部队和朝鲜战场上的照片、军功章、党费证、工会证等证件,一个破损的印有“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搪瓷茶缸是他珍藏的宝贝。
“你啥时候背着我还藏了一个搪瓷茶缸啊?”殷秀英看到后问他。
张明远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是当年的慰问品,他担心家人见到后拿着用,就藏了起来。
“他啊,什么东西也没有这堆证件贵重,他走到哪儿带到哪儿。”殷秀英看着丈夫,眼里充满了温情。
临走时,乡邻听说记者前来采访张明远的事迹,纷纷前来,不停地夸张明远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干部,为村里做了不少好事。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 线索提供人王先生获得二等奖,奖价值 88元特曲酒一瓶)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